中国除夕的来源与传说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即将到来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年夜饭,现在的年夜饭大多都到饭店去吃,方便是方便了,可这年味就淡了许多 。

中国除夕的来源与传说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文章插图


回想小编小时候的除夕夜,那才叫是真正的年味十足……那时候的年夜饭都是在家里吃的,今年是在这个亲戚家吃,明年又轮到那个家戚家吃,过了一年就到自己家吃,亲戚长辈平辈一年一聚,共同做菜,畅想未来,那其乐融融的氛围真叫个棒啊!等到大家吃完了年夜饭,大伙儿又一起去放鞭炮,胆大的把大炮仗拿在手里放,胆小的躲在大人背后,捂着耳朵偷偷看,这种美妙的滋味,真是笔墨都难以形容的 。现如今,大城市,不放炮,冷清清,没年味……当然了,环境是要保护的,可年味也要继承啊!好了,不说这些了……今天小编想要说说除夕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从何而来,除夕为什么要叫除夕,除夕节的传说是什么……除夕,是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晩;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之意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其为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除夕乃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之夜,合家团聚,祭祀祖先,迎接新年 。除夕是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同等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 。“年”的最后一天即为“除夕”,“除夕”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 。这些习俗流传至今,生生不息……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的风俗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 。到了后来,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根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一一【中国除夕的来源与传说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故事】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式来驱逐“疫疬之鬼”,每年将尽的时候,都要举行“大傩”仪式,击鼓逐魔 。
除夕通常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并不固定,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庆贺新年 。中国人是最讲究家庭成员互敬互爱,中国老人最开心的是,子孙满堂,共叙天伦 。年夜饭菜色多样,一般来说,有几样菜是必不可少的……鱼:代表年年有余,吉庆有余 。萝卜:中国人俗称萝卜为菜头,吃萝卜,祝福有好彩头 。火锅:代表日子的红红火火 。除了以上三样东西,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也是必须要有的,这是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这是古时传下的习惯,饺子形状像元宝,意为大吉大利 。而南方人则没有这种风俗,他们通常会吃馄饨和面条 。除夕夜还有贴春联的风俗,春联一开始叫桃符,是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图象,意在祈福灭祸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春联在古时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展示主人才华的一桩乐事 。可惜现在除了农村还贴手写的春联外,城市里的人已经不亲自写春联了,挺多去店里买一幅现成的春朕,一贴了事,毫无乐趣可言 。除夕夜,还有门上贴福字的习惯……大门口的福字一定要正贴,千万不可倒贴哦 。自家门上的福字才可以倒贴,寓意新年“福到”了 。这其中的原因嘛,随俗吧,嘻嘻哈哈.….…在中国民间过去还有剪窗花贴窗花的习惯,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岀各种图案的窗花,一个个窗花代表了大家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可这个习俗现在在大城市也己绝迹了 。除夕为什么要叫除夕呢?这里面还有很多传说故事……今天小编来说一个流传最广的关于除夕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中古时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它的名字叫“夕” 。这个“夕”平时躲在山上休假,到了冬天,因为食物紧张,它便下山开工了……要说这个“夕”也忒不是东西了,你要吃什么,好好地问镇上的村民去买嘛 。可是它呢?凭着自己个子大,脾气暴躁,会些功夫,不打声招呼,就闯到别人家,大吃大喝,外带打人伤命 。不仅如此,这个“夕”还很好色,看到谁家有漂亮美眉,就要去糟蹋她,而且玩完了,还要吃掉她 。这简直就是劫财劫色,外加谋财害命!所以说,这个“夕”根本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家教,没有任何素质的山霸王,害人精!也不知道“夕”有没有父母?那些个村民个子矮,打不过,只好收拾东西,扶老携幼,四处躲藏,苦不堪言 。老百姓对这叫“夕”的怪兽恨得牙痒痒,可是又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在背后骂它是恶魔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上天知道人间居然有这么一个白吃白喝,还打人害命,好色贪财的怪兽后,十分的生气,于是,人间岀了个英雄人物 。这个英雄名字叫七郎,他是个猎人,他浑身肌肉,力大无穷,箭法了得……他见百姓被“夕”害得家破人亡,漂亮美眉一个个都进了“夕”的肚子,他决定为民除害,争当文明模范 。七郎通过调查,知道了“夕”的弱点……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个“夕”虽然凶狠,但他的胆子很小,特别怕响声,一听见响声,就浑身抽搐 。七郎找到大伙,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找些敲得响的东西,一有动静,就集体?打,这样的话,“夕”就不敢再来了 。大伙一听,立马同意,全副武装,积极备战!这天晩上,“夕”果然又来开工了……它正惦记了一户人家的姑娘,谁知道它刚刚闯进这户人家,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这家敲了,那家也敲,整个镇子都?了……这响声大的像现在的巴格达,伊朗一样,那“夕”吓得屁滚尿流,四处乱跑,心脏病发作了……七郎见“夕”在发心胶疼,立即发狗咬它,“夕”没办法,只得带伤上阵,同七郎大战三百会合 。镇上的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也上下行动,一起敲锣打鼓,把那个“夕”吓得直接趴下了……至于如何处置“夕”呢?这个有两个版本一一一、“夕”被七郎一箭穿心,就地正法了 。二、“夕”爬回山上,永远退出江湖了 。反正是,“夕”再也没有岀现过……这个英雄的名字也有很多说法,有人说他是猎人,叫七郎,也有传说称他是孩子,叫做“年”不管怎样,传说就是传说,大家估且一乐罢了!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意思是除去了“夕”这个怪兽 。为了表示庆祝,家家户户都要熬夜守岁,放火炮,驱除不祥,迎接幸福 。这就是关于“除夕”的传说故事之一……关于“除夕”故事还有很多,碍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