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瑶族舞曲教案


小班音乐瑶族舞曲教案

文章插图
小班音乐瑶族舞曲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结束等内容 , 通过欣赏钢琴曲《瑶族舞曲》 , 知道舞曲的名称 , 熟悉舞曲 ,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音乐形象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 , 快来看看瑶族舞曲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钢琴曲《瑶族舞曲》 , 知道舞曲的名称 , 熟悉舞曲 。
2、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音乐形象 。
3、能找出乐曲的节奏型 。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 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 , 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
活动准备
让幼儿熟悉少数民族瑶族 , 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 , 配乐朗诵磁带《瑶族舞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 , 理解乐曲的内容 , 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
1、教师可以向幼儿交代 , 我们今天来听一首钢琴曲《瑶族舞曲》(教师弹奏乐曲) 。
【小班音乐瑶族舞曲教案】2、提问:小朋友 , 你刚才叫什么名字?好听吗?从而引起幼儿再欣赏的兴趣 , 教师可提出欣赏音乐的要求:
你一边听一边想 , 音乐中告诉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教师弹奏乐曲) 。听完乐曲 , 让幼儿谈感受(估计幼儿会说:叔叔阿姨在跳舞……)
3、对幼儿的想象加以评价 , 鼓励幼儿边听边想 , 同时可以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 , 有长鼓 , 芦笙 , 小河 。树 , 竹楼 , 晚霞……) , 再次引导边看图片变听音乐 , 这次可要求幼儿听听音乐的速度是否有变化(有快有慢) 。
4、组织幼儿分段分段欣赏 。弹奏第一段 , 要求幼儿听出音乐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的 。在想象:听了这段音乐 , 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估计幼儿会说:这段音乐很慢 , 叔叔阿姨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组织幼儿听第二段音乐 , 要求幼儿讲出音乐的快慢 。再想象:听了这段音乐 , 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估计幼儿会说:叔叔阿姨跳得很快 , 因为这段音乐是快的) 。
5、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 , 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的 , 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讲述的内容 , 教师即兴组织的) 。
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优美的瑶族寨 , 住着许多勤劳的叔叔阿姨 , 这天 , 晚霞映红了天边 , 他们结束了一天愉快的劳动 , 来到了小河边 , 唱着动听的歌 , 跳着优美的舞” 。
第二段音乐可配上:“听 , 他们越唱越欢乐 , 瞧 , 他们越唱越有劲 , 啊 , 他们在唱歌歌唱我们生活多美好 。
6、最后 , 可放录音(配乐朗诵的录音) , 教师可自编一段瑶族舞蹈 。把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有机地揉在一起 , 在欣赏过程中充分感受美 。
(二)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熟悉它的结构 。
1、要求幼儿反复欣赏音乐 , 开始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后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欣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欣赏 , 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