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打青少年孩子( 四 )


这个时候,最理智的选择就是离开影院,以免剩下的一个小时给你带来更难受的体验,而不是觉得自己反正一百元门票都花了,怎么也得看完,把票钱给赚回来 。其实,你如果继续看下去,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所以,最应该的做法,就是果断离开,而且马上恢复愉悦的心情 。
三、母亲由于家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常常迁怒于孩子 。下手不知轻重,甚至一打就是几小时 。
小时候,我住在一个家属院里,几乎每一家的孩子,都会挨打 。挨打的原因,有的是因为调皮,有的是因为学习不好,有的是因为讲脏话,有的是因为偷拿家里的钱,有的是烫了头穿了喇叭裤??
总而言之,都是因为发生了家长认为“不好”的事情 。这些家长之所以打孩子,是因为这是他们认为最快、最有效的阻止和改变的方式 。
而实际上呢,经过十几二十年之后,我们再来看当初打孩子的效果,没有一个是被打而“变好”的 。学习差的,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调皮的,没有从此变得乖巧懂事;偷家里东西的,后来直接偷外面的东西了??
我其实一直都很奇怪,那些所谓的“我从小就被父母打,但现在也混得很好,而且,我还很感激父母,我们现在的关系也很好,我认为我的孩子也应该打”这样的真实的人,我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也没有遇到 。为什么总有人去支持“打孩子就是可以让孩子好”呢?
现实生活中,我倒是认识几个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父母,自己小时候并没有被打,但现在自己却觉得打孩子挺好的 。我曾经听一位爸爸跟我讲,看到孩子不服管教,气得他把自己的手都打紫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女儿才三四岁大,我实在想不出三四的女孩儿做了什么,让他如此气愤;我也不止一次地看到,很多父母在家里打骂孩子,真的和孩子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
很多父母一见到孩子,就会问:“今天在学校里好好听讲了吗”“有没有在外面闯祸”“作业写完了吗”“能不能不要一回家就玩儿”“考试成绩出来了吗”??他们认为这是在关心孩子,在和孩子沟通 。
实际上呢,在孩子看来,这就是在审问孩子 。
一旦被家长抓到了把柄——只要父母愿意找,总会找出来的,然后呢,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一场毒打 。
什么是莫须有的罪名,家长打孩子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最可怕的是,家长打孩子不仅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还是打着“爱”的旗号,“为你好”的旗号进行,这才是最可恶的 。
很多父母打孩子成为了习惯,成为了发泄对自己人生不满的途径 。你会发现,越是在外面混得不好的父母,越是容易在家里打孩子——这成为了他建立自己权威感、成就感、价值感的唯一途径 。
我经常说,打孩子的父母,是容易做的;不打孩子,而解决问题的父母,是很难做的 。于前者,明知道不解决问题,还是要打孩子,其实是他能力缺失的表现 。于是,就只能凭着“老子就是可以打儿子”的心理优势,去掩盖自己的无能 。
相反,保持很好的亲子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是需要很高的智慧和很好的耐心,才可以做得到的 。
那么,问题来了,就是我们作为父母,无论我们的能力如何,我们扪心自问,你是不是想真正对孩子好 。如果是的话,请努力做第二种父母 。
如果不是的话,也不要再在家里打孩子了,你可以去外面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样至少你不会是一个失败的父母 。
这么说吧,这样的父母,你不去管孩子,反而是孩子的幸运 。孩子没有你管,一定可以成长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