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墟穴位位置图

1.灵墟穴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灵墟穴位位置图

文章插图
灵墟穴(KI24),出《针灸甲乙经》 。属足少阴肾经 。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及第三肋间神经和第三肋间动、静脉 。主治咳嗽,气喘,呕吐,胸胁胀痛,乳痈,及肋间神经痛 。
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解剖〗
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 。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治呕吐、纳呆;配神门穴、神藏穴治失眠健忘 。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
〖穴义〗
肾经经气在此吸热蒸升,穴内气血空虚 。
〖名解〗
灵,神灵也,与鬼相对,所指为天部之气 。墟,土丘或故城遗址,指穴内物质空虚荒无 。本穴物质为神封穴传来的极少水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蒸升于上,穴内气血如同废墟一般,故名 。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稀薄的干热之气 。
〖运行规律〗
由穴内向经穴外部扩散 。
〖功能作用〗
壮阳益气 。
〖治法〗
寒则补而微灸,热则深刺泻针出气 。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胸内筋膜 。皮肤由第二、三、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 。布在第三肋间隙深面,胸内筋膜后面有胸膜、肺、心脏及其外面的心包膜 。心脏在该左侧间隙距胸前正中线为3~4厘米 。胸廓内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在肋软骨及其之间的肋间结构的后方,和胸内筋膜、胸横肌前方下,降距胸骨两侧缘约1~2厘米处下行,并有同外静脉伴行 。
沿途分支至肋间隙,和胸主动脉的肋间后动脉相互吻合 。膈神经位于动脉的后方下降,经肺根前面下降至膈肌、胸膜壁层、心包及膈下腹膜 。
2.人体的穴位..
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 。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 。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 。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 。
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 发际穴 阳白穴 印堂穴 攒竹穴 鱼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丝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仓穴 承浆穴
补充:前顶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当阳
五处 曲差 眉冲 素髎 兑端 龈交 上迎香
头部背面穴位图
百会穴 后顶穴 风府穴 风池穴 天柱穴 哑门穴 太阳穴 下关穴 客主人 耳门穴 听宫穴 翳风穴 颊车穴 大迎穴 人迎穴
补充:
四神聪 强间 脑户 目窗 正营 率谷 承灵 脑空 头窍阴 完骨 天冲 颔厌 头临泣 悬颅 悬厘 听会 和髎 角孙 颅熄 玉枕
胸部腹部穴位图
天突 璇玑 华盖 紫宫 玉堂 膻中 中庭 鸠尾 巨阙 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阙 阴交 气海 石门 关元 中极 曲骨 会阴 横骨 大赫 气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