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宝宝哪些病症需住院

天气渐渐转凉,在不稳定的气候变化下,医院病号明显增多,抵抗力脆弱的婴幼儿也不例外,包括因为哮喘、感染轮状病毒、细支气管炎而住院的病童,都有增加的情形,其中尤以感染轮状病毒造成脱水而住院的案例居多,家长要特别小心防范,以免孩子受罪,父母心疼 。
感染轮状病毒,婴幼儿住院最大宗
专家表示,秋冬是幼儿最容易感染轮状病毒的季节,也是小儿住院的最主要原因,约四个住院病童当中就有一位是因感染轮状病毒而住院 。
感染轮状病毒会先出现呕吐、发烧,之后开始腹泻,甚至喝水都会吐,严重时可能还会吐出胆汁,也因此容易导致幼儿完全无法进食,而出现脱水、休克现象,如果未及时就医,甚至有致死的可能性,家长要特别注意,只要给予适当的治疗以及正确的饮食照顾,呕吐和腹泻症状通常在五到七天后会逐渐缓和 。
避免脱水最重要
家长在照顾这类病童时,最重要是观察脱水情形,必要时应该住院接受治疗,先给予口服电解质水,如果无法顺利补充,再采取点滴注射加以改善,等呕吐症状缓和后,再开始给予清淡的流质食物 。食物选择以淀粉类为主,蛋、豆、奶类则要尽量减少;如果还未开始吃辅食,建议将配方奶稀释喂食或减量,若是喝母乳,建议持续哺喂,因为母乳中的抗体可增加宝宝的抵抗力,万一喝母乳容易呕吐,也可以尝试将母乳挤出稀释再喂食 。
避免感染轮状病毒,除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之外,口服疫苗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宝宝出生6个星期~两个月就可以接受轮状病毒口服疫苗,出生满六个月以前完成所有剂数,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达到80~90%,而接受口服疫苗之后,即使感染轮状病毒,也可以让症状减轻,降低住院的机率 。
呼吸窘迫、喘鸣声,呼吸道融合病毒作祟
细支气管炎是两岁以下幼儿很容易发生的疾病之一,其中以呼吸道融合病毒常见,这类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包括咳嗽、打喷嚏,以及玩具的接触等,刚开始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同时有鼻塞、发烧,大约二到四天后,病毒往下侵入到细支气管而导致发炎,此时家长会发现孩子开始咳嗽,呼吸时有哮鸣声音,之后呈现呼吸窘迫、倦怠、食欲不好等现象,甚至可能因严重呼吸道阻塞而导致缺氧,出现嘴唇发紫的情形,若未及时诊治,会有呼吸衰竭的危险 。
家长在照顾时,要特别观察,若发现孩子出现呼吸困难、缺乏食欲、发烧、吵闹不安,应尽快寻求医师协助,严重时必须住院接受治疗,包括给予氧气罩以保持鼻分泌物潮湿及鼻通道通畅,同时进行排痰,并服用止咳、化痰药物以缓和症状,通常在五到七天后可以痊愈,而鼻塞和咳嗽则可能持续一到两个星期 。
此外,生病期间应多补充水分,并且注意配合拍痰,饮食采取少量多餐,初期最好使用液态饮食,避免食用固态食物 。家长在照顾期间要特别注意多洗手,以免相互传染 。
季节交替,小心哮喘报到
病例3:忽冷忽热的天气也使得小儿哮喘发作住院案例明显增加,幼儿哮喘主要来自于遗传,只要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包括呼吸道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哮喘 。王太太因为小儿子经常在夜间咳嗽,日前更出现喘鸣、胸闷和呼吸困难情形,紧急就医后才知道孩子有哮喘,住院期间使用哮喘治疗药物后,症状已获得改善 。
专家表示,家长若发现孩子开始咳嗽、夜咳,就要怀疑可能哮喘发作 。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大的时候,很容易让哮喘发作,而出现气管收缩、痉挛、胸闷、喘不过气来等情形,此时应立即就医,给予气管扩张剂、短期类固醇、低剂量氧气等以改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