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心理学让孩子起床很美好

你知道吗?

起床心理学让孩子起床很美好

文章插图
起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
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四肢苏醒 。我们简称这个过程叫“切换启动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当潜意识接收到“醒来”的指令后,它会先检查一下周遭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潜意识就满意地准备下班了 。于是意识会接替潜意识,逐渐控制大脑,切断梦境 。
然后所有休息中的神经系统,开始启动……当你的大脑逐渐清醒,它会下命令给四肢:
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地……四肢也逐渐苏醒 。这整个过程,需要在安全的环境里,按照个人的节拍速度进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启动空调,也需要等待几分钟,何况人体呢 。
【起床心理学让孩子起床很美好】 也就是说,叫醒的那一刻,要给大脑一个“醒来”的信号,同时,还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安全的环境来启动大脑 。
请想一想,你一贯使用的叫宝宝起床的方式,是否发出了让潜意识能轻易识别的信号,并提供了相应的时间和环境?
“杀伤性叫醒”最伤孩子
很多妈妈,总担心叫不醒孩子,常会用“锲而不舍”的噪音来叫孩子起床 。比如一直喊“起床了,起床了……”直到孩子坐起下地才罢休……或者一直摇晃孩子身体,摇到孩子起来为止……很不幸,这都属于“杀伤性叫醒”:即用惊醒的方式,切断启动过程,让人立即恢复意识 。这种粗暴的方式会带给孩子带来极糟的影响 。
我们前面提到了,睡眠是由潜意识负责的,睡着时它非常活跃,会接收大量的外界信号,并保留下来,制作成梦境,如果在此时,被“粗暴”的惊醒,潜意识就会戛然而止,它还没来得及叫意识来接班,就仓皇逃离,这个时候“惊吓”的记忆和感受,会很容易进入潜意识之中,形成深层的惊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小则令孩子起床后迷迷糊糊,把鞋油当牙膏……大则一天浑浑噩噩,头脑不清……长期以来都被“杀伤性叫醒”,会带来一系列神经或心理的问题,比如破坏情绪控制、冲动易怒、心境低落、反应迟缓、注意力涣散……
再有,孩子在睡眠中时,对环境的安全感要求非常高,“杀伤性的叫醒”往往会剥夺这种安全感,潜意识在检查环境时,就觉得不安全,于是孩子在极度不安、恐慌、焦虑的环境中醒来,就会出现一些防御行为,比如攻击人,冷漠麻木,或者哭闹 。
叫孩子起床的几种常见错误方式
我们常常采取的叫孩子起床的方式中,有哪些属于“杀伤性叫醒”呢?我们列举一些,请父母们小心慎用 。
1、愤怒地冲房间,大喝一声“七点了,还不快起!”——要知道,留恋被窝,留恋潜意识梦境,是人的共性,带有“到点还睡是错误的”这种指责性的叫醒行为、语言,很容易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夺走,加上大噪音的惊醒,足以摧毁所有人幸福的早晨 。
2、一把拉开孩子的被子——这种方式不仅严重摧毁孩子的睡眠安全,而且温度的变化,会突然袭击神经系统,就算对方“嗖”地坐起来,四肢也是僵硬的 。所以不建议去移动孩子睡眠中曾经拿着的、抱着的、盖着的任何东西,那是他感觉安全的环境,不要碰!
3、一点都不温柔的拍孩子的身体——叫醒时,碰触孩子的身体,尤其是粗暴的“拍打”,是极具杀伤力的,人类在潜意识的控制下,对于突然出现的身体“袭击”,除了会吓一跳外,还会反击 。在很多睡眠试验中,“拍打”都是最糟糕的叫醒方式,会马上激怒一头温顺的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