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咳喘,宝妈们别忽略了这个病!

有一些小朋友一旦感冒了 , 就会引发咳嗽 , 可是宝妈们要注意了 , 儿童反复咳喘 , 别忽略了这个病!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
先来看一个病例:
某患儿 , 男 , 5 岁 。因「重症肺炎后反复咳喘 9 个月余 , 加重伴间断发热 5 天」入院 。患儿 9 个月曾患重症肺炎(腺病毒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 , 之后出现反复咳喘 , 偶有发热 , 曾多次诊断为「肺炎」 , 每次给予抗感染及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泵吸后好转 , 查胸部 HRCT:双肺各叶多发毛玻璃影及「马赛克」样灌注征象 , 左肺下叶斑片影 。
5 天前发热、咳喘加重 , 拍胸片后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 , 先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及甲泼尼龙等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而入院 。
体格检查:呼吸稍促 , 无鼻翼扇动及三凹征 , 双肺散在细湿啰音 , 心、腹未见明显异常 。无杵状指趾 。查血气:PO250 mmHg , PCO240 mmHg , SaO286.5% 。胸部 HRCT:双肺「马赛克」样灌注 , 肺野透亮度增高 , 左肺舌叶及右下叶背段点片影 , 考虑小呼吸道病变 , 双肺过度通气 , 少许肺炎 。
入院后给予阿奇霉素等抗感染 , 以及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泵吸等治疗 , 住院 10 天好转出院 。出院时双肺仍偶有少许粗湿啰音 。
咳嗽、喘息是儿童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 , 临床常诊断为支气管炎、 肺炎、哮喘等 , 给予抗菌药、止咳、平喘等药物治疗 , 但少部分患儿 , 尤其是发生于重症肺炎后 , 咳嗽、喘息、气促症状反复发作 , 迁延不愈 , 甚至进行性加重 , 肺部反复或持续出现喘鸣音或湿啰音 , 此时应警惕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 BO)的可能 , 及时做胸部高分辨 CT(HRCT)等检查协助诊断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一种少见的 ,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小气道损伤后炎症及纤维化病理改变导致慢性气道阻塞的临床综合征 。

儿童反复咳喘,宝妈们别忽略了这个病!

文章插图
BO 的常见病因
BO 的常见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 如药物作用、吸入有毒物质、过敏反应、结缔组织疾病、肺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以及宿主或环境因素等[1] , 也可为特发性 。以上因素导致细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结构的损伤、炎症及不正当修复而导致 BO 。
儿童 BO 以感染后 BO 最常见 , 尤其多见于下呼吸道病毒感染后 。常见病原为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百日咳鲍特菌和 B 群链球菌等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胃食管反流等也可并发 BO 。
BO 的临床特点
BO 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 , 病程进展较缓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 与肺损伤程度和疾病病程有关 。主要临床特点为下呼吸道感染后反复或持续气促、喘息或咳嗽 , 运动耐受性差 , 肺内可听到喘鸣音和细湿啰音 , 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 ,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不能明显改善上述症状 。
肺部喘鸣音和湿啰音是最常见体征 , 呼吸增快 , 重者可有三凹征 , 因此常易误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 , 本文病例中的患儿曾被反复诊断为肺炎、喘息性肺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而反复应用抗菌药等药物而延误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