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的来历及寓意( 二 )


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 , 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 。张灶王一去世 , 张家可乱了套 , 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 , 家里事都听他吩咐 , 现在大哥离开人间 , 弟弟只会诗书绘画 , 虽已花甲 , 但从未管过家务 。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 , 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 , 整日愁眉苦脸 。有天 , 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 。
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 , 深夜 , 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 , 说是大哥显灵了 。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 , 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 , 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 , 家人都惊呆了 。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 , 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
你们平素好吃懒做 , 妯娌不和 , 不敬不孝 , 闹得家神不安 。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 , 很气恼 , 准备上天禀告玉帝 , 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 , 惊恐不已 , 立即跪地连连磕头 , 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 , 恳求灶王爷饶恕 。
从此后 , 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 , 全家平安相处 , 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 , 一传十 , 十传百 , 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 。
其实 , 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 , 是画师预先绘制的 。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 , 不料此法果真灵验 。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 , 他只得假戏真做 , 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 。
如此一来 , 沿乡流传 , 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 。
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祭灶风俗流传后 , 自周朝开始 , 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 , 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 , 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
3.祭灶象征着什么意义?
二十三日祭灶王 :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 , 旧北京家家祭灶 。北京俗曲《门神灶》中唱道:“年年有个家家忙 , 二十三日祭灶王 。当中摆上一桌供 , 两边配上两碟糖 。黑土干草一碗水 , 炉内焚上一股香 。当家的过来忙祝赞 , 赞祝那灶王爷降了吉祥 。”这首俗曲描写了旧北京当时家家祭灶时的排场和真实情景 。
我国商朝已有灶神之说 。《庄子·达生》篇中有“灶有害”的记载 。司马彪注解说:“髻 , 灶神 , 着赤衣 , 状如美女 。”《淮南子·记论训》说:“炎帝作火 。死而为灶 。”高诱注曰:“炎帝、神农 , 以火德于天下 , 死祭祖于灶神 。”当时祭祖灶神 , 属纪念性质 。据说灶君在家家户户了解人间善恶 。故联曰:“上天言好事 , 回宫降吉祥 。
”灶君何时回宫?大概是春节之前吧 。就是在新的一年里 , 要保佑这个家庭吉祥如意 , 岁岁平安 。
这是一种良好的祝愿 。
灶君 , 也是火神 。火神的名字叫祝融 , 或叫回禄 。祝融传说中的祝融 , 以火施化 , 号赤帝 , 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 。
一视为帝兽时火官 , 后人尊为火神 。火神本是为人类造福的 , 也成了火灾的代名词 。老北京人祭灶君、祭火神 , 因为自古以来 , 在春节前后天气干燥是多火灾的时候 。慎火是十分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