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剂 , 用水煎服 。患者若畏寒肢冷较甚 , 可加鹿茸粉0.5克(冲服) , 若尿过频量过多 , 可加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各10克 。
三、肺热津伤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口渴多饮为主 , 并伴有口干舌燥 , 随饮随渴 , 尿频量多 , 舌红少津 , 苔薄黄而干 , 脉数等 。治疗此型糖尿病应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 , 可选用《丹溪心法》中的消渴方(可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生地、花粉各18克 , 黄连、荷梗(藕秆)各10克 , 沙参、麦冬各15克 , 藕汁、姜汁、蜂蜜各适量 。
每日一剂 , 用水煎服 。患者若因肺热津伤而致气阴两亏则可选用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功效的玉泉丸 。其方药组成是:
人参10克 , 黄芪25克 , 花粉、葛根、麦冬、茯苓各15克 , 炙甘草6克;患者若肺热炽盛则可选用具有清热泻火、益气生津功效的白虎汤加人参汤(可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
石膏30克 , 知母9克 , 粳米15克 , 炙甘草3克 , 人参、黄连各6克 。患者若烦渴的症状减轻可继续服用消渴方进行治疗 。
四、胃热炽盛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多食易饥为主 , 且伴有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等 。治疗此型糖尿病应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为主 , 可选用《景岳全书》中的玉女煎(可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
石膏30克 , 熟地黄24克 , 麦冬、牛膝各9克 , 知母、黄连、山栀子各6克 。
每日一剂(病情严重者可每日服两剂) , 用水煎服 。患者若大便燥结严重可加玄参10克 , 大黄6克(后下) , 若口渴多饮、多食、便溏 , 或食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而干、脉弱 , 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生津止渴功效的七味白术散 。其方药组成是:人参、白术、茯苓各10克 , 葛根15克 , 木香、炙甘草、藿香各6克 。
需要说明的是 , 在治疗上述四种类型的糖尿病时 ,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适当地加用一些活血化瘀药 , 如田七、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 ,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大多都伴有血管性病变 , 用活血化瘀药则有利于延缓其病程的进展 。但糖尿病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运用中药进行治疗 , 切不可擅自为之 。
4.中医如何辨证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病范畴 。本病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消瘅” 。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 , 历代医籍中尚有“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 。《内经》的消渴记载 , 散见于十四篇之中 , 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及预后等都分别作了论述 。之后 , 辨证论治出自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子《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于唐末 , 为后世医家研充消渴病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
现代运用中医药对糖尿病患音进行临床治疗 , 最早见于1954年 。多病例(29例)观察的首次报道在1977年 。此后 , 本病的中医治疗开始引起中西医界广泛注意 。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 , 大量的治疗病例和临床总结性资料不断隔现 。根据初步统计 , 累汁多样本报道的病例己超过8000例 。
集40多年的临床观察和资料积累 , 中医在探索和总结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遣方用药、并发症的治疗等方面 , 均取得可喜的进展 。不少研究者还对糖尿病人做了治疗前后血糖、尿糖、糖耐量试验等对照检查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 ,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 , 不仅临床疗效满意 , 而且颇有独到之处 。目前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含论治 , 疗效多在85%以上 。
- 糖尿病饿了吃什么充饥
- 宝宝流鼻涕 中医4个方法缓解幼儿鼻涕
- 糖尿病食疗菜谱
- 冬季中医食疗食谱
- 糖尿病人三餐食谱大全
- 糖尿病以后会被攻克吗
- 火神派治糖尿病方
- 银屑中医怎么治疗
- 玉竹炒藕片-糖尿病孕妇常用食谱
- 孕期糖尿病元凶:过度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