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豆腐是什么做的

1.脆豆腐是谁发明的?···没人知道脆豆腐是什么?注:不是你们家里做的脆皮豆腐

脆豆腐是什么做的

文章插图
豆腐的发明者
“中国是豆腐的‘师傅之国’” 。“豆腐丰富了人们的营养,这是对人类的一个伟大的贡献” 。提起中国的豆腐来,日本人总是怀着敬佩的心情竭力赞扬 。
1963年,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到日本奈良参加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纪念活动,当时,日本许多从事豆制品业的头面人物也参加了 。据说,他们之所以参加纪念活动,是为了感谢鉴真东渡时把豆腐的制法带到日本 。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参加者手里都提着装满各种豆制品的布袋,布袋上还写着“唐传豆腐干,淮南堂制”字样 。
淮南堂是我国淮南一家豆腐坊的名字,原是为了纪念豆腐的发明人——汉代淮南王刘安而起的 。堂堂淮南王怎么会发明豆腐呢?原来刘安讲求黄老之术,在淮南朝夕修炼 。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鲜美的豆腐,并把他献给刘安享用 。
刘安一尝,果然好吃,下令大量制作 。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 。传说刘安后来在八公山“升天”,山上修建了淮南王刘安庙,“八公山豆腐”,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
2.豆腐是什么做的?
豆腐的主要成分是大豆蛋白与油脂及碳水化合物 。
豆腐,它是中国的特产,发明自汉代 。元代时磨豆腐就很盛行了 。好端端的黄豆为什么非要磨成豆腐?现在知道,黄豆如果炒、煮、爆后食用,人体对它所含营养的吸收率只有50%左右 。因为黄豆里有一层薄而结实的细胞膜,包着它所含的营养物质,这就妨碍了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黄豆里还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素,由于它没有被破坏,就会抑制人体胰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胰蛋白酶发挥消化作用 。
这就是有些人过多地吃了炒、煮、爆的黄豆后感到肚胀或者消化不良的原因 。把黄豆做成豆腐,它的细胞膜被破坏,里面的营养物质就能顺利地被人体吸收,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也被破坏了,因而人体的胰蛋白酶不会被抑制,就能很好地发挥消化作用 。由此可见,把黄豆做成豆腐并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大大提高了黄豆的营养价值(并破坏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人是极有益处的 。
3.怎么做鱼皮脆豆腐
脆豆腐不仅具有普通豆腐的营养成分,而且它的外观、口感、色泽均优于其他豆制品,其色泽金黄,脆如黄瓜,营养丰富,凉拌、热炒、烧汤更是风味独特 。脆豆腐的制作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一、老豆腐 。老豆腐的制作标准是,水分较少,质地较老,有韧性,持水性好,豆腐块坚挺而有弹性,这样的豆腐才适合制脆豆腐 。
二、切片 。为使切片的速度快,质量好,必须有专用的工具 。不能用刀直接切片 。切片的专用工具为钢丝框 。具体构造为:用木板制作一个无底的四方框,框高70 厘米、长150厘米、宽100厘米 。在镂空的一侧用细钢丝,每间隔8毫米,固定一根,形成一个钢丝框 。操作时,把豆腐放正,将钢丝框上的钢丝对准豆腐,用手按下去即可把豆腐切成片 。
长10厘米,宽6厘米,厚0.8毫米 。
三、干燥脱水 。干燥脱水可采用烘干和晾晒两种方法 。烘干可用散热器作热源,围着房屋置满暖气片,室内像养蚕一样置上网架,放上豆腐片 。晒场应选择光照好,远离厕所和畜禽栏的地方 。干燥好的豆腐干呈酱色,表面有泛油,断茬处是酱色,无夹生白芯为上品 。
四、温油膨化 。大锅内置入花生油(其他油炸不出金黄色),建议锅内放油10千克,每次下锅1千克豆腐干,最容易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