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水丸用什么包衣

1.如何制作中药水丸?

中药水丸用什么包衣

文章插图
【水丸的制法】水丸用泛制法制备 。泛制方法有手工泛丸和机械泛丸两种 , 其操作原理相同 , 主要有原料加工粉碎、起模、成型、选盖面、干燥、包衣、打光、质量检查 。其中起模是关键的一步 。
1.原料的加工粉碎:将处方中各药按要求加工炮制合格后进行粉碎 , 过100目筛 , 备用 。
2.起模:丸模是泛丸法成型的基础 。有后工起模和机械起模两种方法 。
(1)手工起模:在干净干燥的竹匾1/4处 , 用刷子沾少许水涂布均匀使匾面湿润 , 撒少量粉于湿匾面上 , 用双手持匾 , 转动竹匾 , 使药物全部湿润 , 然后用刷子顺次轻轻刷下(即是用刷尖轻轻调下) , 转动竹匾 , 将被湿润的小颗粒移至另一边(干匾处) , 撒上少许细粉 , 并摇动竹匾 , 使小颗粒全部均匀地沾上药粉并摇至另一处 , 又于原涂水处上少量水 , 再将沾粉颗粒移至涂水出滚动 , 将水全部沾上 , 再转至另一干处 , 撒上细粉 , 再转动竹匾 , 使湿颗粒全部滚上药粉 , 这样如此反复操作多次 , 直至形成较微密的小园粒(如大小直径约为0.5-1mm) , 不沾匾时 , 匾模子即成 , 选均匀后再加大成型 。
(2)机械起模:将药粉撒布于包衣锅内 , 在包衣锅转动下将水喷入 , 使药粉全部成湿润的小颗粒 , 再加入少量细粉 , 继续滚动一定时间 , 使小颗粒坚实、微密 , 再喷水撒粉 , 如此反复进行操作 , 即成规则的丸模 , 经筛选后再继续成型 , (或先将适量的水倾于锅内 , 再假如适量药粉 , 均匀撒布于整个锅内 , 然后用刷子自相反方向轻轻刷下 , 即得疏松的块状物 , 用手轻轻揉搓 , 使大的破碎继续反复操作即可成丸模 。
3.加大成型:模子制成后反复转动竹匾 , 并交替加水加粉 , 不断地转动药匾 , 整个基本动作即是揉团、撞翻、交替进行 , 以加强丸粒硬度与圆整度 , 直至丸粒逐渐加大成型 , 符合要求为止 。(手工与机械同一说)
4.选丸:用适宜的药筛将丸粒筛选均匀一直的丸粒 , 过小的丸粒再泛大 , 过大的畸形的应分离出来作适当处理 。
5.盖面:盖面的目的是使丸粒表面致密、光洁 , 色泽一致 。常用的方法有干粉盖面、清水盖面和清浆盖面三种 。
6.干燥:因水丸水量较大 , 应及时干燥(60度以下) 。干燥时应逐渐升温 , 并不断翻动 , 以免产生阴阳面 。
第二篇:
一、母丸:母丸为泛丸的基础颗粒 , 是制作水丸的关键 。先将少许冷开水或喷或抹于药匾(水丸筛)内 , 随即撒入少量药粉 , 使药粉全部湿润并均匀粘附后 , 用干燥刷子将药粉缓缓刷下 , 形成细小潮湿颗粒 , 再加入少量药粉 , 使颗粒随着药匾的摆动 , 逐渐加大滚圆 。如此喷水加粉反覆操作约二十次 , 即有细丸出现 。
二、泛丸:取母丸按上述方法在药匾中反覆操作 , 加入药粉及粘合剂 , 约二十次可成紫苏子大小之中丸 , 再泛一百次可成标准大小之水丸 。注意药匾之摆动 , 务使水丸之表面光滑 , 大小均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