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鱼类的胆固醇含量表( 二 )


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请引起注意 。
自然界中的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植物中没有胆固醇,但存在结构上与胆固醇十分相似的物质——植物固醇 。植物固醇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在肠粘膜,植物固醇(特别是谷固醇)可以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
【胆固醇的分布】
[编辑本段]
胆固醇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胆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 。
一般而言,兽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而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则最高 。
通常,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称为低胆固醇食物,如鳗鱼、娼鱼、鲤鱼、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100~200毫克的食物称为中度胆固醇食物,如草鱼、鲫鱼、鲢鱼、黄鳝、河鳗、甲鱼、蟹肉、猪排、鸡肉等;而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200~300毫克的食物称高胆固醇食物,如猪肾、猪肝、猪肚、蚌肉、蛀肉、蛋黄、蟹黄等 。
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
【关于胆固醇】
[编辑本段]
在对待食物胆固醇的作用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片面的观点 。
一种观点认为胆固醇是极其有害不能吃的东西 。说这种观点片面,是由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对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 。事实上,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了一些甾体类激素和胆酸的生物合成 。由于许多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中其它的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如果过分忌食这类食物,很容易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导致贫血和其它疾病的发生 。
另一种观点认为胆固醇对人体无多大危害,人们可以尽情地摄取 。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是由于对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缺乏认识 。长期过量的食物胆固醇摄入,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
在每天吃多少胆固醇比较恰当这个问题上,一般认为健康成人和不伴有冠心病或其它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而伴有冠心病或其它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200毫克 。
在饮食上最好使用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燕麦等;茶叶中的茶色素可降低血总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绿茶比红茶更好;维生素C与E可降低血脂,调整血脂代谢,它们在深色或绿色植物(蔬菜、水果)及豆类中含量颇高 。限制高脂肪食品:如动物内脏,食植物油不食动物油 。
饮酒可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加强防治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 。饮酒量以每日摄入的酒精不超过20克(白酒不超过50克)为宜,葡萄酒较合适,但必须严格限制摄入量 。
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黄、动物脑、动物肝肾、墨斗鱼(乌贼)、蟹黄、蟹膏等 。螃蟹含胆固醇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460毫克 。猪肝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据分析每100克猪肝中,含胆固醇约368毫克 。
【合理控制胆固醇的吃法 】
[编辑本段]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能对动脉造成损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HDL-C),则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 。下面是一些专家推荐的饮食方法,旨在降低人体内LDL-C含量,而增加HDL-C含量 。
1、 多吃鱼
一项针对Ω-3脂肪酸(存在于金枪鱼、鲭鱼、鲑鱼和沙丁鱼等鱼类中)对hdl-c的影响进行的研究表明,当吃鱼的次数达到每周1次甚至每天1次时,能有效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