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检测微量元素务“跟风”

宝宝体检测微量元素务“跟风”

宝宝体检测微量元素务“跟风”

文章插图
现在有些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 , 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 , 万一缺了什么重要的元素影响发育 , 就急着带自己的孩子也去检测一下 , 其实 , 这样“跟风”完全没有必要 。
微量元素检测一般是在儿童出现临床症状时 , 才被医生推荐使用的 。6个月以后 , 婴儿开始添加辅食 , 可能会出现添加不及时或不足的情况 , 这时医生会通过询问家长喂养情况 , 结合孩子的身体表现 , 决定是否进行检测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 , 医生则会根据是否挑食、偏食 , 是否反复生病 , 是否先天不足等情况 , 进行检测 。
等到检测结果出来以后 , “合格的”家长自然欣喜不已 , “不合格的”家长一定是紧张万分——这两种反应都有些过头 , 因为微量元素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 , 其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数值来看 , 孩子是否缺乏微量元素 , 不能简单地靠检测报告单上的数值做判断 , 必须结合临床症状才能做出定论 。比如有的孩子明明出现了缺钙的症状 , 但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完全可能是“正常” 。因为微量元素在人体中 , 原本含量就极少 , 仅仅靠几滴血做出的检测 , 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影响 。
【宝宝体检测微量元素务“跟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科副教授梁芙蓉指出 , 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验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 , 临床表现更加重要 。一般而言 , 缺铁的儿童多表现乏力、多动、食欲差、伤口易感染 。缺锌则表现为口腔溃疡、挑食 。睡眠质量差、夜惊、枕秃 , 则是由于缺乏钙元素且一段时间内没有补充过维生素D所致 。只要正常进食 , 合理搭配膳食 , 孩子就不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 。婴幼儿期的宝宝 , 按照医嘱补充维生素 , 按时添加辅食 , 应该不会缺乏微量元素 。
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种微量元素 , 也可以通过食物补充 , 通常一周内就可以达到正常指标 。例如 , 缺铁可多吃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肉类 , 并注意补充维生素C;补锌可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及贝壳类海产品;补碘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等补充 。盲目给孩子服用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 , 非但机体可能不吸收 , 还容易出现各种微量元素间的相互拮抗问题 , 如钙和锌会影响铁的吸收率 , 铁也会降低锌的吸收率 。而且 , 微量元素补充过量还可能使人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