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肠炎非常规解读,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呢?( 二 )


(2)粪便检查必不可少—抗原检测宜早,抗体稍迟更好
患儿粪便常规检查常见脂肪球,可有少许白细胞 。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后 1~3 天内即有大量病毒自粪便中排出,最长可达 6 天,故临床上常用的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应该在感染早期进行,以提高检测阳性率;而血清抗体滴度一般在感染后 3 周开始上升,故早期检测临床意义不大 [5] 。

轮状病毒肠炎非常规解读,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呢?

文章插图
4. 心肌酶升高与心肌损害—你需要区别对待
轮状病毒感染引肠道外损害早已引起临床儿科医师重视,临床尤其以心肌酶升高最常见,不同文献报道 CK-MB 升高占轮状病毒肠炎病例总数的比例在 50%~90% 不等,但不适宜单纯以 CK-MB 升高作为标准判断心肌损害,除此之外,尚需要结合 CK-MB/CK 比值及心电图、临床症状及有无显著脱水、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作出综合判断 。
相对对于单纯 CK-MB 升高(CK-MB/CK 比值正常)而言,无临床症状,无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心电图异常的患儿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心肌酶多在 1~2 周内恢复正常 。而对于有临床症状的患儿,如伴有心电图改变,或有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有原发基础疾病患儿需充分进行病情评估,警惕心肌炎甚至恶性心肌损害的发生 [6-8] 。
5. 并不少见的胃肠炎相关性惊厥—或许要多一些了解
胃肠炎相关性惊厥通常称为轻度胃肠炎伴惊厥(convulsions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CwG)或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多由轮状病毒等感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诱发惊厥 。
该病的发病季节与轮状病毒肠炎的流行季节相一致,最初由日本学者 Morooka 于 1982 年首次提出,国内近年报道日益增多,临床工作中,在轮状病毒肠炎发病季节,胃肠炎相关性惊厥实际并不少见,需引起儿科医师重视 。
目前多数学者接受的诊断标准为:
(1)既往健康的 6 月龄至 3 岁的婴幼儿;
(2)轻度胃肠炎伴无热惊厥,可有轻度脱水,但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3)惊厥在 1 次病程中可单次或多次发作;
(4)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无异常放电;
(5)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检查正常;
(6)本病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
本病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需注意与癫痫、屏气发作、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热性惊厥、病毒性脑炎、中毒性脑病,出血及缺血性脑卒中等鉴别 。
此外,轮状病毒性脑炎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所致的 CwG 容易混淆,在临床上尤其需仔细鉴别,常需脑脊液等检查,确诊需随访至发病后 1~2 年 [9] 。
6.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损害—其实不应该在你的认识范围之外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损害最初发现于成人的病毒性感染侵犯胼胝体压部,近年儿童患者感染引起可逆性胼胝体压部损害报道越来越多 [10] 。
引起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损害的常见病原体有流感病毒、轮状病毒与肺炎支原体等,以上病原体感染诱发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损害常见头颅 MRI 影像学表现 DWI 序列见到胼胝体压部孤立性高信号,常伴有精神状态、意识变化,脑电图可见弥漫性慢波,但脑脊液检查常无异常发现,其病变呈可逆性,大多不需过度治疗,预后良好 。
近年也有学者将轮状病毒感染诱发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损害称为轮状病毒相关性脑病 。临床上可逆性胼胝体压部损害的诊断需注意与病毒性脑炎、胃肠炎相关性惊厥、脱髓鞘病变等鉴别 。
病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