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何一觉睡到天亮( 七 )


5、生病了 。
6、分离焦虑 。这点对职业妈妈尤为明显 。
7、宝宝长能耐了 。很多人发现,当宝宝在掌握某项特定的能耐之前的一段时间,会非常频繁的醒来 。
8、白天过于兴奋和劳累 。
9、肚子饿了 。
2、环境影响
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对宝宝的睡眠也非常重要 。如果卧室中的空气过于浑浊;温度过冷或过热;床被尘螨较多,宝宝不停地挠耳朵、揉鼻子、皮肤感到很痒……都会导致宝宝在夜间醒来 。
3、心理因素
白天受惊或者睡前太兴奋,又或者是父母吵架,父母不在身边等等,都会造成宝宝夜里睡觉睡不安稳 。
找准原因,才能合理应对
如果不理解孩子夜醒的真正原因,就没办法做出针对性的处理 。
当孩子夜里醒来,不要急于用抱或者喂奶制止哭闹,否则这些不合理的干预还可能导致孩子习惯性夜醒 。
1. 分析夜醒的类型
频繁夜醒的三种情况:
前半夜醒得多,每隔一小时甚至
45 分钟就醒,后半夜反而睡踏实了 。这可能和孩子胀气、消化不良、热、分离焦虑等心理因素有关 。
前半夜有
4 小时以上的长觉,后半夜一两小时醒一次 。可能是孩子养成了不好的睡眠习惯,比如不抱、不喂奶就不能入睡 。这类情况比第一类常见 。
整夜都多 。
非正常觉醒的两种情况:
夜惊一般发生在晚间入睡后的
1~4 小时 。
噩梦一般是下半夜发生 。
2. 注意夜醒出现的时间长短
突然出现的夜醒:往往有生理(长牙、猛长期等)或心理(受惊吓等)上突发的原因 。
长期存在的夜醒:
一般是孩子先有生理上的影响因素,家长给予了额外的安抚,但后来没有及时调整,导致孩子养成了这种习惯 。
针对原因改善夜醒
1. 生理因素导致的夜醒
首先要解决产生问题的生理因素 。
尝试白天规律作息,保证白天要吃饱,别让孩子饿醒,还要避免孩子过度疲劳 。
2. 夜惊、噩梦等非正常觉醒
夜惊和噩梦更容易发生在具有以下特点孩子身上:
作息不规律、睡眠自主性不强、严重依赖睡眠道具、睡眠偏少;
睡前摄入过多液体,有憋尿情况;
睡前过于兴奋,或父母和孩子互动很少,孩子有焦虑情绪 。
如果婴儿夜里惊醒,突然大哭不止,无法完全辨识父母,必要时父母可以开灯或者声音叫醒他 。孩子彻底醒来反而就不哭了,有的甚至还会笑 。
有一些情况下宝宝醒后仍然有情绪,这时家长可以尝试:
用哺喂、抱等方式安抚孩子;
用言语、抚摸进行安抚;
用灯光、声音甚至换个地方进行唤醒;
什么也不做,等待孩子自己度过这个异常阶段(大概会用十几分钟) 。
婴幼儿受发育阶段所限,很难完全避免夜惊 。爸妈也不用太着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睡眠的成熟,这种情况会逐渐减少 。
3. 睡眠习惯导致的夜醒
如果是睡眠习惯导致的夜醒,家长可以尝试改变孩子睡前的条件 。
可以逐渐减少喂奶喂到孩子睡着之后的次数,在喂到迷糊的时候尝试取出,留给孩子自主入睡的空间 。
在相对比较容易入睡的时间点,用弱安抚(短暂抱、拍拍)替代强安抚(含奶),再逐渐用不干预(哼唱)替代弱安抚 。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家长保持充分的耐心,做好承受一定挫败的心理准备 。
不同时间节点的夜醒,继续入睡的难度也不同 。家长可以从更容易入睡的时间点切入,慢慢改善问题 。
比如:
1 小时前刚喂过奶,不喂奶就能继续睡的可能性就比较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