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圆热带雨林之梦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圆热带雨林之梦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欣赏《丛林组画》,感受丛林的奇异景象,体验其神秘、安详、充满生机的梦幻般的感觉,学习用明快的色彩,大胆想像,表现出自己对热带雨林的印象,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圆热带雨林之梦教案吧 。
设计意图:
带幼儿参观热带植物园之后,他们对那里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它不仅给幼儿带来视觉上的新奇,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刺激和探险的愿望 。依据幼儿的兴趣,我尝试让他们欣赏卢梭的《丛林组画》,深入感受自然中蕴含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幼儿通过大胆的想像表现自己眼中的热带雨林 。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丛林组画》,感受丛林的奇异景象,体验其神秘、安详、充满生机的梦幻般的感觉 。
2.学习用明快的色彩,大胆想像,表现出自己对热带雨林的印象 。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参观热带植物园,并进行了参观后的主题绘画;了解有关热带雨林的故事 。
2.材料准备:卢梭的《丛林组画》,参观植物园照片及绘画作品,投影仪,8开画纸,彩笔,蜡笔 。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1.让幼儿在神秘的情景中感受卢梭《丛林组画》的奇异,并大胆、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觉 。
2.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意自己的热带雨林 。
活动难点:
1.通过欣赏活动,真正理解热带雨林中人与动物的关系 。
2.画面布局均衡,植物富有热带雨林特点,人和动物富有情节化 。
活动过程:
1.引入环节 。
以故事为引子,欣赏《丛林组画》 。
今天我要为小朋友讲一个热带雨林的故事 。在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画家叫卢梭,他和我们一样听过许多关于热带雨林的故事,他非常向往和热爱热带雨林,但是因为许多原因他一直没有机会去热带雨林探险,但他每天都在想像着热带雨林的情景 。
一天,卢梭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发生了许多在热带雨林里的神秘的故事,他感到很兴奋 。他马上拿起画笔将自己的梦记录下来,并给那些画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丛林组画》 。你们是否想听听卢梭梦里的故事呢?
分析
欣赏《丛林组画》的目的是让幼儿产生奇异的感受和体验,而故事情境的设计,能让组画在神秘的气氛中出现,深深地吸引幼儿 。
2.感知环节 。
(1)出示《梦》和《小瀑布》,引导幼儿观察森林、人和动物的样子,体验人和动物的关系以及画面的颜色 。
分析
将《梦》和《小瀑布》作为第一顺序出现,因为这两幅作品表达的都是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安详、平和的状态 。
(2)出示《奇异的景色》,引导幼儿观察猴子在怎样工作,丛林中花、叶子及果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丛林的感觉 。
分析
将《奇异的景色》作为单独的画面出现,是为了让幼儿感知动物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快乐和美满 。
(3)出示《饿狮》、《被花豹袭击的马》和《被花豹袭击的黑人》,引导幼儿观察野兽在做什么,并表达自己的感觉 。
分析
《饿狮》、《被花豹袭击的马》和《被花豹袭击的黑人》表现的均是人与动物抗争及动物之间弱肉强食的现象,将这三幅作品作为第三顺序出现,是为了让幼儿看到人与自然中最残酷、最现实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