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小蜗牛》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小蜗牛》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语言《小蜗牛》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 , 活动目标 , 教学重点、难点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教学反思等内容 , 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张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风格 , 理解故事内容 , 尝试模仿故事中小蜗牛的语言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 , 快来看看《小蜗牛》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一日户外活动 , 带领幼儿去小花园散步 , 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 , 忽然听见我们班的呼宝宝小朋友喊道:“快看 , 这有一只小蜗牛” , 顿时孩子们便围了上去 , 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起来 , 情趣盎然 。见此情景 , 我想起了语言活动中的“小蜗牛” , 便趁机说道:“我有一个关于小蜗牛的故事大家想听吗?”孩子们欢呼雀跃 , 于是在此情景下我开展了本节课 。
活动目标
1. 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张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风格 。
2. 理解故事内容 , 尝试模仿故事中小蜗牛的语言 。
【大班语言《小蜗牛》教案反思】3. 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
5. 能分析故事情节 , 培养想象力 。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 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
活动准备
1. 绘画纸和彩笔 , 每位幼儿一份 。
2. 幼儿在活动前已观察过蜗牛 , 对蜗牛的特征有初步了解 。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同讨论蜗牛的特点 , 引出活动主题 。
教师:你见过蜗牛吗?你知道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吗
引导幼儿学学蜗牛爬的样子 , 让幼儿了解蜗牛爬行缓慢的特点 。
2. 讲述故事 ,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
教师:故事里的小蜗牛第一次去树林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教师:小蜗牛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时候树林里的景色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为什么小蜗牛没有采到草莓和蘑菇?
3. 再次讲述故事
4. 引导幼儿讲述各个季节的景色
教师:小蜗牛在夏秋冬三个季节分别看到了什么?如:绿叶、草莓、黄叶等 。
教师:你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看到过什么景色?
教师:我们这里的四季景色和故事中小树林的景色一样么?我们这的四季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词汇描述四季特征 , 如:鲜花盛开的春天、炎热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等 。
活动延伸:
1. 引导幼儿在表演区继续扮演蜗牛妈妈和蜗牛宝宝等角色表演故事 , 进一步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
2.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画自己知道的四季并讲述给小朋友听 。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轻松幽默的小故事 , 故事中弥漫着一股平静悠闲的气氛 , 而故事中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 , 更为故事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这样精致的小故事适合各种年龄的幼儿欣赏 。本节课在环节设计上合理有序 , 幼儿兴趣高 , 态度积极 , 课堂氛围融洽 , 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 。在幼儿表述四季特征的环节中 , 词语运用有些单一 , 需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累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