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蛲虫病的预防 搞好宝宝的个人卫生

蛲虫病属小儿常见病,多见于1~5岁的宝宝 。一般是由于宝宝吃入含有虫卵的食物,也有的是通过被虫卵污染的衣物间接感染 。

宝宝蛲虫病的预防 搞好宝宝的个人卫生

文章插图
病症识别
患病后,大多数宝宝没有明显症状,可能会有轻微消化道症状,夜间常有肛周和会阴部瘙痒、睡眠不安等表现,用手搔抓后可引起皮肤感染,雌虫可侵入阴道、尿道、阑尾等器官而引发炎症 。夜间等宝宝熟睡后观察肛门,若发现白色蠕动小细虫子则可明确诊断 。
蛲虫为乳白色,细且短,体长0.5~1厘米,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下段、结肠和直肠中 。宝宝夜间睡眠时肛门松弛,雌虫爬出体外后在肛门周围产卵,刺激皮肤产生瘙痒,宝宝搔抓后虫卵即藏于指甲缝中,经口食入再次引起感染,这种经肛门-手-口的感染方式称为自家重复感染 。自感染至发育为成虫需1个月左右,成虫寿命为20~30天 。
注意护养
蛲虫的寿命为20~30天,如不治疗也能自行痊愈,因此,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重复感染很重要 。可进行驱虫治疗,常用药有肠虫清、安乐士或扑蛲灵 。睡前用温开水洗净肛门后涂抹 。也可用白降汞软膏或氧化锌油代替 。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搞好宝宝的个人卫生,不要让宝宝用手搔抓肛门,宝宝换下的内裤要煮沸消毒等 。
加强预防
注意环境卫生 。家内用具、玩具、桌椅、地板要用消毒水擦拭 。要用湿抹、湿扫的方法打扫卫生,防止虫卵随尘土飞扬 。玩具等也可通过曝晒、用紫外线消毒或用0.05%碘液擦洗消毒 。
【宝宝蛲虫病的预防 搞好宝宝的个人卫生】 帮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注意洗手,定期剪指甲,纠正咬指甲、吮手指的不良习惯,勤换内裤,提倡穿满裆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