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要适度 过分的赞扬会让孩子骄傲

经典范例

表扬要适度 过分的赞扬会让孩子骄傲

文章插图
一天,卡尔·威特带着他的儿子到格廷根的一个朋友家聚餐,而此时,他的儿子已经因为他的超常智力被广为赞扬 。席间,一位擅长数学的客人H氏抱着怀疑的态度想考考小威特 。卡尔·威特答应了,但他要求H氏不管小威特答得怎样,都不可以过分地表扬自己的儿子 。因为老威特认为,世界上大概再没有像他儿子那样被人们所广为赞赏的孩子了,他很担心过分的赞扬会滋长孩子骄傲的情绪 。
H氏擅长数学,所以他提出主要想考考数学 。但小威特也正好擅长数学,所以越考越使H氏感到惊异 。
每一个题小威特都能用两三种方法去完成 。此时,H氏已不由自主地开始赞扬小威特了,老威特赶紧给他递眼色,他这才住了口 。
但是,由于他们二人都擅长数学,考着考着就进入了学问的顶峰,并最终走到H氏也难以驾驭的程度 。哪想到H氏兴致不减,又拿出更难的题来“难为”小威特:“你再考虑考虑这道题,这道题欧拉先生考虑了三天才好不容易做出来 。如果你能做出来,那就更了不起了 。”
听了这话老威特就担心起来,他并不是怕儿子做不了那么难的题,而是担心如果儿子真的把那道题做了出来,便由此骄傲起来 。
那道题是一个农夫想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分法是要把它分成三等份,而且每个部分要与整块地形相似 。
【表扬要适度 过分的赞扬会让孩子骄傲】 对小威特说完题后,H氏就拉着老威特的手退到房间的里面,对他说:“你儿子再聪明,那道题也很难做出来,我是为了让你儿子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难的题才给他出的 。”
可是,H氏的话音刚落,就听小威特喊道:“做出来了 。”
“不可能 。”H氏说着就走了过去 。
但事实不得不让H氏赞不绝口地说:“那么你已胜过欧拉这个大数学家了!”老威特掐了一下他的手,立即说:“哪里,哪里,由于这半年儿子在学校里听数学课,所以对数学很有心得 。”
H氏这才领会到老威特的意图,点着头说:“是的,是的 。”
完美诠释
难以想象,一个在生活中听惯了好话的孩子,将来对自己是否会有清醒的认识,长大了又是否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或意见 。虽然,我们现在提倡表扬孩子,然而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提倡有分寸的赞扬 。
适度适时的赞扬,对于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过分的赞扬,则往往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自己就是最好的 。于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做的事,将来也未必能经受挫折和批评 。
因此,天才教育家卡尔·威特虽然懂得鼓励孩子的重要性,但他更知道过度的赞美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正因为老威特的明智,才不至于让孩子在一片赞誉声中产生骄傲和自满的情绪,才能成就孩子一生的智慧 。
威特提醒父母:不要对孩子过多、过高地表扬 。因为随便表扬,表扬也就失去了作用,也即是说,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甜言蜜语里 。所以,即使小威特学得非常好,他也只是说到“啊!不错”的程度,从不表扬过头 。只有当小威特取得特别大的成就时,父亲才抱着亲吻他,但这是不常有的 。因此,在小威特心目中,父亲的亲吻对他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通过这种不同程度的表达方式,威特让小威特深深懂得获得赞扬的不易,也因此更加努力学习,而不是沉浸在赞赏声中忘乎所以 。
据专家们研究表明,不是经过早期教育而是靠天赋产生的神童,只不过是一种病态的暂时现象 。这样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即“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岁是凡人”这一谚语所表达的现象 。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之所以没能如愿地在未来成为栋梁,正是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世上再没有比骄傲自大更可怕的了,骄傲自大会毁掉英才和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