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孩子的四个不同年龄段 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

【根据孩子的四个不同年龄段 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 经典范例

根据孩子的四个不同年龄段 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

文章插图
玛丽是个聪明的孩子,还没上幼儿园时,就表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 。妈妈这个时候总不忘对着孩子的画大加赞赏一番,一句“太棒了”常常让玛丽心花怒放 。在妈妈的赞美声中,小玛丽如妈妈所期望的一样,她的绘画天赋也逐渐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
很快,玛丽上小学了,她依旧喜欢画画,虽然妈妈还是照样要夸奖一番,但玛丽对那句“太棒了”已经不是那么期待了,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画到底哪里棒,而哪里又有欠缺 。玛丽的绘画天赋似乎慢慢转入停滞阶段,而妈妈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但她还是言不由衷地夸奖道:“太棒了!”
终于有一天,玛丽在妈妈夸奖完之后,扔下了画笔,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妈妈很是诧异:“亲爱的,你怎么了?不愿意画了吗?”
“不,妈妈 。我只是不清楚到底我的画好在哪里,而你只是告诉我‘太棒了’ 。难道你就不能告诉我我的画好在哪吗?”玛丽委屈地回答道 。
妈妈哑然,才发现“太棒了”几乎成了自己表扬孩子的口头禅,却忘记了女儿已不是那个随意就能接受他人赞赏的幼儿园小朋友了 。
完美诠释
赞赏是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善用这种辅助手段能鼓舞孩子自立自强,培养孩子的上进精神,而不当的赏罚却能破坏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造成终生的心理障碍 。不过,赞赏也必须因孩子的不同特点而有所改变,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采取不一样的表扬方式 。
——幼儿更需要精神奖励
幼小的孩子是最为依赖父母的,年纪稍大些,他便已懂得精神赞美重于物质奖励,因此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精神嘉奖 。比如幼儿园大班为一名叫明明的孩子过生日,小朋友们给他送了许多小礼物,比如贺卡、玩具什么的 。但是这个孩子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老师讲的那句话:
“明明是应该获得这些礼物的,因为他表现得非常好,不仅能帮助小朋友,在家里还非常听爸爸妈妈的话,关心有病的奶奶 。在这一年中,他一下长得像一个大人了 。”
第二天明明对着正打算外出而又犹豫不决的妈妈说:“妈妈,您要去商店,您就去吧,我可以照顾家,照顾奶奶,老师说我已经是个大人了 。”
明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还不太需要物质的奖励 。这种精神上的奖励,以及所赋予的荣誉已使他很满足了 。所以,如果你和孩子已形成了亲密无间的关系,那么奖励就可以采用微笑、抚慰、手势、点头或亲切的言语,并及时地说些鼓励的话,“虽然你很小,但是你一向很勇敢”,“加点儿油,你就会成功”,“在小组里大家都听话,你当然也会听话”,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让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有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