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幼儿园兴趣班的问题 家长首应摆正自己的心态

3~6岁阶段的孩子们很多都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有的妈妈担心孩子落后于人,看到别人报什么也赶紧也给自己的孩子报名;还有的妈妈对于兴趣班的事情存在着困惑:周一到周五孩子在幼儿园上课,周六日再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会不会有压力;还有的妈妈信誓旦旦要从小把孩子培养成舞蹈家,不仅从小班开始就给孩子报了舞蹈兴趣班,每天更是严格要求训练;更有甚者给孩子报了N多个班,周六日的时间都在马不停蹄地游走在各个学习班之间,结果搞的孩子最后哪个都不想参加了——精神“崩溃”了,父母又不得不为孩子做心理治疗……

给孩子报幼儿园兴趣班的问题 家长首应摆正自己的心态

文章插图
在孩子报兴趣班的问题上,就出现了这么多复杂的事情 。那么,作为家长来说,该不该给孩子报兴趣班呢?又该遵循着怎样的原则对孩子更合适呢?
首先,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
1.不强加和强迫
有的家长自身存在没有实现的愿望,希望让孩子实现自己当初的理想,而不顾孩子自身的兴趣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这对孩子来说会非常痛苦,家长往往费力不讨好,双方最后都两败俱伤 。还有的家长对某领域有强烈的兴趣,或者出于世家,希望孩子能“子承父业”,孩子在家长的熏陶和影响下,可能会对此很感兴趣,也可能不感兴趣,但都不应该强加和强迫孩子 。家长应该在了解孩子天赋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兴趣,进行科学的训练 。
2.不要盲从
有的家长看到别的孩子都报了某个兴趣班了,或者感觉某个兴趣班价格便宜更多,就给孩子也报了名,完全不顾孩子愿意不愿意 。还有的家长看到社会上某个职业能名利双收,如歌星、影星等,就下决心把自己的孩子也培养成那个样子 。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天分,这也只能是家长一厢情愿的想法 。
3.不要被外部动机左右
有的家长在送孩子上兴趣班的时候,并不知道孩子是否感兴趣,在平时也没有发现孩子特别的潜质,因此,想通过兴趣班让孩子自己发现兴趣 。也有的家长刚开始心态很平和,只想让孩子多接受一些艺术熏陶,培养孩子的气质和情趣 。但是,把孩子一送到兴趣班后,家长就被那些被考级、表演、获奖等外部动机所左右,马上变得功利起来,违背了自己当初的初衷,也使得孩子由“兴趣”变成了“任务”,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
4.不要舍本逐末
【给孩子报幼儿园兴趣班的问题 家长首应摆正自己的心态】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身上缺乏一些品质,如在幼儿园表现得比较内向,就想让孩子学一些热情舞蹈来改善性格;或者是孩子太好动,家长就想让孩子学学围棋,能从中学会静心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从小能培养一项技能,将来在校园生活中有表现的机会,从而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这些想法都是可取的,兴趣的培养确实能改善孩子性格也能给孩子带来自信,但是家长不能舍本求末,如孩子性格天生内向,一定要通过兴趣班将孩子的性格转变成外向,恐怕是很难如愿的 。另外像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时候表现得不够专心,未必就是孩子不能专注,很有可能是老师讲的不够生动 。在兴趣班表现的专注未必就能照搬到幼儿园的学习中去 。家长还是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在特定的情景下加以训练才更为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