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小报告的孩子 让其学会宽容和谅解

帆帆妈发现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会和她打各种小报告,诸如:“妈妈,我们班思彤不好好喝水!”“吃饭的时候,小晶把饭都弄到地上了!”这样的小报告也就罢了,有时候,帆帆连“慧慧用手指我”这样的小报告都要打 。帆帆妈每当听到她的各种对小伙伴的“控诉”时都哼哈地答应着,但是后来她忽然想,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天天围着老师这样打小报告,小伙伴该多么厌烦她呀,还记得当年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就非常讨厌班上老向老师打小报告的同学小红 。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 让其学会宽容和谅解

文章插图
一想到这些,帆帆妈在第二天送帆帆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和帆帆的班主任老师沟通了这个顾虑,结果老师说帆帆确实也在幼儿园整天围着她转,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她了,一会儿又报告某某小朋友违反纪律了,总是数落小伙伴的不是,小报告之多,令她也管不胜管 。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 让其学会宽容和谅解】 帆帆妈一听老师也这么说,并且看到老师也无可奈何的样子,心里有点着急,她放佛看到女儿像当年的小红一样被小伙伴们讨厌 。
那么,如何解决像帆帆妈遇到的这样的问题呢?
首先妈妈需要搞清楚孩子打报告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原因,其实,孩子打小报告的原因有很多情况:
有些孩子以前被别的小朋友在老师面前打过小报告,并且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他怀着以牙还牙的心理,通过小报告来反击,达到心理平衡 。
有些孩子希望在别的孩子表现很差的时候,为自己贴上好孩子的标签,以获得老师的关注和爱 。这类孩子的内心深处可能觉得老师或者家长不注意他,甚至认为老师过于偏爱一些孩子,而对他的关注不够多 。为了让老师认识到他的价值,他就会“打小报告”来达到目的 。
还有些孩子抱有想把其他小朋友从道德和行为的错误中拯救出来的心态来向老师打小报告,这往往会起到对其他小朋友的帮助作用 。如一个孩子倒着爬滑梯,而另一个小朋友在上边正要滑下来,这时候看到情况不妙的小朋友打的一个小报告就非常有作用了 。
有的幼儿园老师喜欢打小报告的孩子,感觉他们听话好管理,并且和老师亲近,于是对这样的孩子另眼相看 。这样做的结果会助长孩子打小报告的风气,使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这样的行动中,并且延伸到爸爸妈妈那里 。
另外,有些家长教育欠妥也是令孩子产生这种习惯的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是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为了避免孩子受到委屈和伤害,一般家长都会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处事策略,如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受到了别人的欺负,要找老师来解决 。家长希望在没有父母的保护下,孩子也能快乐地在幼儿园生活,但是如果孩子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一味地“报告老师”来替他解决问题,不但会失去小伙伴的信任,还会养成依赖的习惯,并且减少了独自面对困难的学习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