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糖尿病( 三 )


3、运动治疗:运动对糖尿病患儿有重要意义 , 运动可使热量平衡、控制体重 , 并能促进心血管功能 。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由脂肪代谢和肌糖原分解所提供 , 运动使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 , 从而增强葡萄糖的利用 , 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
4.6岁的孩子也会得糖尿病吗
小儿糖尿病是在小儿时期开始发生的糖尿病 。其症状除成人糖尿病表现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吃 , 体重减轻以外 , 小儿糖尿病还有它许多特殊的地方 。
如一周岁以内的小婴儿 , 由于饮食以奶为主 , 而多地多尿的症状不易被发现 。首先发现的往往是吃奶不少 , 但不长胖 , 以及突然发生的 、不易纠正的眼窝、囟门凹陷的脱水和小便 。呼吸的糖果气味:
2-3岁的幼儿初发症状仅可为夜间小便次数增多或突然出现的尿床观象;多吃也非小儿糖尿病的必有症状 , 甚至有的病儿食欲正常或减低 , 短时间内出现体重下降和消瘦 , 表现为疲乏无力 , 无精打采 , 活动减少 , 反复发烧 , 咳嗽 , 皮肤经常长疖子 , 小伤口不易愈合 , 女孩常说外阴部瘙痒等 , 这些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
如果小儿有以上症状出现 , 就要找小儿科医生咨询 , 检查一了尿中是否有糖的排出 。必要时查一查血糖 , 量一下体重是否符合标准 。由于小婴儿的糖尿病多无典型的表现 , 常以严重的脱水 , 酸中毒昏迷首发 , 遇此情况更应注意是否得了小儿糖尿病 , 及时去医院就诊
近年来发现 , 小儿得“成人病”的现象并不少见 , 糖尿病即是其中之一 。小儿患糖尿病者当然较成年人少得多 , 但已不是罕见病了 。糖尿病在婴幼儿年龄阶段较少 , 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
发病原因遗传是小儿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有人统计 , 双亲中有一人患糖尿病 , 子代的发病率为3%~7%;双亲均为糖尿病者 , 子代发病率可达30%~50% 。此外 , 环境因素、免疫因素被公认为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
小儿糖尿病的表现
糖尿病如发生于成年人 , 常有多食、多饮、多尿症状 , 其远期并发症是微血管病变所致的眼、心、肾和神经系统损害 。婴儿患糖尿病时 , 多饮、多尿难以被发现 。幼儿患者因夜尿多而可出现突然的遗尿 , 由于遗尿症在幼儿年龄阶段相当普遍 , 因此可能被家长忽视 。小儿遗尿症专科门诊对尿床的患儿必作尿液常规检查 , 为的就是筛除隐藏在“遗尿症”中的幼儿糖尿病 。
小儿糖尿病起病急 , 一般在3个月内可被确诊 。小儿糖尿病的致命危险是酮症酸中毒 , 而不是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远期并发症 。患儿年龄越小 , 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越高 。酮症酸中毒常表现为多尿、呕吐、腹痛、严重脱水、神情呆滞甚至发生昏迷 。
小儿糖尿病的治疗
1.住院治疗 糖尿病分1型(原称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 , 婴幼儿时期就发病的糖尿病绝大多数是1型 , 而成人在中老年阶段发病者绝大多数是2型 。小儿被诊断为糖尿病 , 必须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 , 医生会为孩子拟好食谱 , 并用胰岛素治疗 。年龄越小 , 饮食控制越难 , 只能多次检测血糖 , 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患儿出院后 , 家长应参照住院时的食谱安排饮食 , 并每天注射胰岛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