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罐子的秘密》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罐子的秘密》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科学活动《罐子的秘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 , 活动目标 , 活动重难点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反思等内容 , 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学习分辨2种声音 , 自然地讲述探索结果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 , 快来看看《罐子的秘密》教案吧 。
设计意图:
各种各样的罐子在小区、家里到处都有 。在成人眼里 , 空的罐子就成了垃圾;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成了宝贵的玩具 , 可看可玩可制作……由此可见罐子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何不充分利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废旧物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呢?由此 , 产生了此活动 。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学习分辨2种声音 。
2、自然地讲述探索结果 。
3、对听辨声音感兴趣 。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 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学习分辨2种声音 。
难点:自然讲述探索结果 。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开启八宝粥罐子 。
物质准备:
八宝粥罐子32个 , (8个装米 , 盖上有暗标记 , 9个装塑料珠子;15个空罐) 。米、塑料珠子各2盆 。
空筐2个(贴有米和珠子标记) 。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我发现了什么?(3分钟)
⒈幼儿第一次探索 , 听辨有无声音 。
师:“桌上有许多漂亮的罐子 , 请你不要打开 , 摇一摇 , 听一听 , 再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
⒉与同伴分享: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听辨两种声音 。
(10分钟)
⒈幼儿第二次探索 , 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⒉学习听辨二种声音 。
(1)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3)谁和他的声音是一样的?
(4)打开来看看是什么?(进行验证:米、珠子)
小结:原来罐子里装了不一样的东西 , 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了 。
⒊归类摆放
⑴听口令摇动对应的罐子 。师:米宝宝一起来唱歌;珠子宝宝一起来唱歌;
⑵出示有标记的筐 , 请幼儿按指令归类摆放 。师:米宝宝罐子放在米宝宝标记的家里 , 珠子宝宝罐子放在珠子宝宝标记的家里 。
⒋幼儿自由选择材料 , 制作会唱歌的罐子 。互相猜猜罐子里的秘密 , 进一步巩固对二种声音的认识 。
师:下面请小朋友选择桌上的珠子或米其中一种装进空罐子里 , 然后盖上盖子 , 一起来做会唱歌的罐子 。
(1) 要求:把罐子放在脸盆里装 , 米和珠子不要洒出来 。
(2) 分组演奏 。按材料不同分两组坐 , 听指挥演奏 。
三、活动延伸:寻找不同声音 。
(2分钟)
再去找找 , 罐子装了其他材料会发出什么声音?
活动反思:
值得肯定的地方:
1.幼儿对活动关注度高 , 始终乐于探索 , 兴趣盎然 。
2.活动目标符合本班幼儿实际能力 。
3.教师语言儿童化 , 既不失科学活动的精炼 , 又符合托班幼儿年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