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枢发育迟缓怎么办( 二 )


工作中常常遇到有些孩子甚至到了三四岁也没有开口说话,或者只会发简单有限的音,可能同时伴有理解认知方面的缺陷,有的原因是被家长忽略的病理因素,有的原因已找不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一定要及时进行语言训练 。
一旦过了正常的语言发育过程,不仅语言问题可能持续下去,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
4.语言发育迟缓能自愈吗
1. 其实孩子确实也没有其他病理因素,基本可以确定是语言环境的问题,特别是早期的语言环境缺失严重,孩子的大脑基本没有吸收语音信号,也就无法对其进行解读了,从而导致迟迟不开口说话.
2. 而由于当时语言理解认知能力落后于其他小朋友,就影响了进一步发育,虽然后期由于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也听从建议多和孩子说话,但孩子又因为被下意识排斥而不肯主动说话,发音的练习很少,发音器官的肌肉功能也就很难完善 。
3. 从而导致了迟迟说不清楚的情况发生 。
而一旦过了正常的语言发育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然改善也就越来越难,再加上养成了比较内向的性格,就更难得到进步了 。
4. 其实如果可以在三岁左右得到专门的语言训练,可在早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即使是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像这种上了小学之后还有明显构音障碍的孩子,如果没有病理因素,有不少是因为早期语言环境的因素对语言发育的影响 。
5.语言发育迟缓有什么表现呢?可以恢复吗?
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临床上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二种 。前者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后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均受限制 。当患儿开始学语时,语言缺陷即显示出来,小儿可发出一些音节,但不能组成词 。记不住普通的词,词汇十分贫乏,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他所需要的东西,因此语句十分生涩难懂 。患儿对语言的学习速度很慢,常比正常儿童慢2~3倍,语言明显落后,如1岁多尚不能叫爸爸、妈妈,4岁尚不能说完整的句子等 。
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儿童在学前阶段可无明显的心理情绪异常,仍然活泼、愉快,上学后由于语言交流困难,小儿常出现焦虑、抑郁、退缩、违拗等行为问题 。该类儿童常学习困难,主要是阅读、理解和计算困难 。由于这些儿童的内在语言发育正常,因此可参加一些带有创造性的游戏,也可以绘画 。
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如用表情和动作表示自己的需求 。对母亲能表示依恋,能与小朋友一起玩耍 。对患儿进行智力测验时,表现为言语部分差,但操作部分正常,出现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的分离 。
6.语言发育迟缓,应该怎么做?
语言迟缓的症状
轻微暂时的语言迟缓会在一部分孩子上体现出来,一些孩子学习语言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一些则不然 。如果你的孩子在18个月后还没有学会说话或者到了一周岁都不会说50个字,你就应该咨询医生了 。因为所有被确诊为语言迟缓的孩子都需要接受听力测试 。
正确判断语言迟缓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发展迟缓还必须结合其生理年龄,一般正常儿童1岁左右开始说话,喊“爸爸、妈妈”,但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要到二三岁才开始开口说话,有的甚至到了四五岁还一句话都不会说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即使存在上述一些语言症状,父母也不要盲目地认定他存在语言发展迟缓,最好送他到专门机构进行检查 。
通常,语言发展迟缓是伴随其他问题出现的,如颅脑损伤、智力落后、听觉障碍或聋、情绪困扰及呼吸器官、发声器官的运动机能障碍等,因此,在检查时,应尽量确定造成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原因不同,语言干预的措施也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