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归丸趣味方歌三补

1.左归丸、右归丸和二至丸是什么药

右归丸趣味方歌三补

文章插图
请看说明书:希望采纳
补益剂-补阴 左归丸 背景 白色浅粉浅绿 字号 101214
【方名】 左归丸
【出处】 《景岳全书》
【分类】 补益剂-补阴
【组成】 大怀熟地(240克) 山药(炒,120克) 枸杞(120克) 山茱萸(120克) 川牛膝(酒洗蒸熟,90克) 鹿角胶(敲碎,炒珠,120克) 龟板胶(切碎,炒珠,120克) 菟丝子(制,120克)
【方诀】
【功用】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
【右归丸趣味方歌三补】【主治】 真阴不足证 。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本方常用于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闭经、月经量少等属于肾阴不足,精髓亏虚者 。)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9克) 。(现代用法: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
【禁忌】 方中组成药物以阴柔滋润为主,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碍胃,故脾虚泄泻者慎用 。
【方解】 本方证为真阴不足,精髓亏损所致 。肾藏精,主骨生髓,肾阴亏损,精髓不充,封藏失职,故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阴虚则阳亢,迫津外泄,故自汗盗汗;阴虚则津不上承,故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为真阴不足之象 。治宜壮水之主,培补真阴 。方中重用熟地滋肾填精,大补真阴,为君药 。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义,均为臣药 。
菟丝子、川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俱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效 。
左归丸是张介宾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成 。他认为:“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故去“三泻”(泽泻、茯苓、丹皮),加入枸杞、龟板胶、牛膝加强滋补肾阴之力;又加入鹿角胶、菟丝子温润之品补阳益阴,阳中求阴,即张介宾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之义 。
本方纯补无泻、阳中求阴是其配伍特点 。
【化裁】 若真阴不足,虚火上炎,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门冬以养阴清热;火烁肺金,干咳少痰,加百合以润肺止咳;夜热骨蒸,加地骨皮以清热除蒸;小便不利、不清,加茯苓以利水渗湿;大便燥结,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润肠通便;兼气虚者可加人参以补气 。
右归丸
中成药组成:
熟地黄、附子、肉桂、菟丝子、枸杞、杜仲、淮山、、山茱萸、当归(酒炒)、鹿角胶 。
中成药功用:
温肾壮阳,填精止遗 。用于肾阳不足,或先天禀赋不足,以及命门火衰、兼有畏寒肢冷、阴寒 。内盛之证 。如可见腰膝酸冷、面色既白、精神不振、食少便溏、男子阳痿遗精,或水邪泛滥浮肿、按之皮肤凹陷不起等症 。现代多用于性功能减退、慢性肾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
中成药剂量:
小蜜丸:
4.5g/次,3次/日 。饭前用淡盐场或温开水送服 。
注 意:
忌生冷饮食 。阴虚火旺者忌用 。
左归丸与右归丸区别:
左归丸与右归丸是两种常用中成药,其名称仅一字之差,而功效却各有不同 。那么,两者的组方和功效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下面,特分别加以简介 。左归丸由熟地、菟丝子、怀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八味药物组成 。功能滋肾补阴,常用于真阴不足、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神疲口燥等症 。方中以熟地甘温滋肾以填真阴为主药;枸杞子、山茱萸滋养肝肾,养阴益精,与熟地相配合可增强滋补肾阴的作用;山药健脾滋肾,可补养脾胃之阴,以便开拓肾精化源,使肾精不断得到补充;鹿角胶能峻补肾阳,龟板胶最能滋阴益肾,二者互补互助,可以育阴潜阳,峻补精血;菟丝子入肾补而不峻,益阴而固阳;怀牛膝能补肝肾,强腰膝,壮筋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