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降糖药分类

1.糖尿病降糖药的种类都有哪些

常用降糖药分类

文章插图
由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要及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 。所以对于降糖药物糖尿病的患者有必要知道 。
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餐时血糖调节剂 。
1.磺脲类 。磺脲类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药物受体结合后,使β细胞内钙质浓度增加,促进胰岛素的释放;降糖速度快,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药物剂量过大、饮食不配合、使用强力长效剂容易导致低血糖反应 。代表药物有:糖适平(格列喹酮);克糖利(格列波脲) 。亚莫利(格列美脲) 。优降糖(格列苯脲);美吡达(格列吡嗪);达美康(格列齐特);2.餐时血糖调节剂(苯甲酸衍生物) 。
近年来开发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和那格列奈(唐力、唐瑞) 。
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 。
1.双胍类,主要作用是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肝脏、肌肉、脂肪等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利用,减少消化道对食物的吸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 。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代表药物有:降糖灵(苯乙双胍) 。美迪康(二甲双胍);2.噻唑烷二酮 。迄今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药 。能增强骨骼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并降低它们对胰岛素的抵抗,降低肝糖原的分解,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实现血糖的长期控制,以此减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
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爱能、维戈洛、奥洛华等) 。
调节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药物胰岛素胰岛素分短效、中效、长效三种,主要有常规胰岛素、诺和灵和鱼精蛋白锌等 。
参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中药 。
2.降糖药有哪几种啊?
1、促胰岛素分泌剂:这类药物主要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
2、胰岛素增敏剂:这类药不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而是通过加强胰岛素的作用而发挥治疗作用,直击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不会发生低血糖,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
3、双胍类:主要有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和苯乙双胍(降糖灵),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主要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对胰岛素敏感性,因此也有人将它归类到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同时有降体重、降血脂作用,现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药物,不会发生低血糖 。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延缓糖吸收而起到降糖作用,具有降低餐后高血糖的作用 。因不增加胰岛素分泌,故不易发生低血糖 。降糖作用较弱,主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使血糖趋于平稳 。单用于轻症经饮食控制而餐后血糖仍高者,是我国唯一拥有糖耐量低减适应症的 定药物 。
3.口服降糖药的分类,代表药及主要作用机制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与用法
一、磺脲类降血糖药
(一)降糖机理
1、刺激胰岛、β细胞及时分泌胰岛素 。
2、能促进胰岛素受体蛋白的合成,使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亲和力 。
3、可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也可抑制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
4、可抑制肝脏胰岛素酶的活性,使胰岛素在肝脏内的分解代谢减低,还可抑制肝糖原异生与分解,使肝糖原输出减少 。〖HT〗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用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体重正常的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治疗不能满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