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自费医保报销多少钱

1.三甲医院住院花了2000,自付比例是1,那么医保报多少
自付一和自付二是费用票据上常见的几个字 。自付两个字能理解,但是为什么还要分为自付一和自付二,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以北京市医保患者为例,退休的医保患者门诊费用起付线是1300元,在职的医保患者门诊起付线是1800元,这意味着一个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医保内的费用累计超过起付线之后才可以报销 。
假设小方是一名在职的医保患者,2016年度首次在某三级医院发生门诊费用2000元,其中100元是全自付药品,剩余1900元属于医保范围内金额(非社区医疗机构的门诊报销比例为70%) 。
我们对该笔门诊费用进行医保分解:
自付一:
1800+(1900-1800)×30%=1830元;
自付二:
0元(部分自付的药品或诊疗);
自费:
100元(全自付药品);
最终,个人支付=自付一+自付二+自费=1930元,医保报销70元 。
如果以上同样的情况发生在70岁以下退休医保患者的身上,门诊报销的起付线为1300元 。那么老张花费的1900元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费用中,减去起付线之内的1300元,剩下的600元可以按照85%的比例报销,他自己需支付600元的15%,也就是90元以及起付线内的1300元都属于“自付一” 。
自付二与自付一则有所不同 。
自付二主要是指“有自付”的药品或诊疗 。董文茜说,假设一瓶价格为100元的药品属于有自付药品,如果自费的比例为10%,则自己要承担10元 。这就属于“自付二” 。
一名医保患者去医院看病到底自己缴纳多少费用呢?简单总结一下:医保患者需要自掏腰包的就是“自付一”+“自付二”+“自费” 。
2.自费多少可以在次医保报销
医疗保险待遇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可按规定享受门诊(包括急诊,下同)、住院(包括急诊留院观察、家庭病床,下同)和特殊病种治疗医保待遇,并可按规定享受转外地就医、异地定点就医和院外检查、治疗医保待遇 。参加住院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可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中除门诊以外的各项医保待遇 。
1.医保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使用规定
医疗保险用药执行《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分甲、乙两类药品,部分药品根据疾病种类、疗程限制使用 。参保人员使用甲类药品发生的费用,按医保规定支付;使用乙类药品发生的费用,先由个人自付5%的药费(个别药品另有规定的除外),再按医保规定支付 。参保人员使用目录外药品,或使用的目录内药品超出限制使用范围的,其费用全部由个人自费 。
门诊配药(包括购药)量:急性病一般不超过3天量,慢性病一般不超过7天量,癌症、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糖尿病、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病、冠心病不超过1个月量 。出院时需带治疗药品的,一般不超过15天量 。
医疗服务项目使用执行《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实行甲、乙两类分类支付,部分服务项目设限定支付范围 。参保人员使用甲类项目发生的费用,按医保规定支付;使用乙类项目发生的费用,先由个人按规定比例自付,再按医保规定支付 。
2.门诊医疗待遇
参保人员医保年度内门诊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累计计算,分为3段:个人账户段、个人自负段、统筹基金与个人共负段 。发生门诊费用时,参保人员先使用当年账户;当年账户用完后进入自负段,费用完全由个人自负;年度内自负累计超过规定额度后,进入共负段,费用根据医院类别,由统筹基金和个人按不同比例分担 。
3.社保卡要自费多少可以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