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1.高热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文章插图
一、一般护理
(1)收集患者资料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全身状况、文化程度 , 对高热知识的了解程度 , 评估发热的原因 , 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 。
(2)降温
高热患者体温一般在39℃以上 , 应予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 。物理降温主要有冰袋、冰帽、冷湿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以及针灸等 , 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 。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 , 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 减少产热 , 加速散热 。
30min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 , 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 。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3)保持清洁和舒适
高热患者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 , 应及时擦干汗液 , 更换衣被;条件允许应洗头、洗澡以保持皮肤的清洁 , 但要防止着凉 , 避免对流风 。加强口腔护理 , 每日早晚应进行口腔护理 , 饮食前、后均应漱口 , 观察舌苔、舌质 , 保证口腔卫生 。口唇干燥者可涂以液状石蜡或稀甘油 , 有疱疹者可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软膏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加强通风 , 调整被盖 , 限制活动等 。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高热病人每4h测1次体温 , 绘制于体温单上 , 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 , 观察呼吸、血压的变化及一些伴随症状 。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 , 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 。
二、饮食鼓励
病人进食营养丰富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并少量多餐 。鼓励病人多饮水 , 每日摄入量不少于3000ml , 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充液体 。
三、安全护理
高热病人有时会躁动不安、谵安 , 应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 , 必要时用床档、约束带固定患者 。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热期间会有寒战、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导致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 护士应经常巡视患者 ,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 作好心理护理 。对于长期高热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其心理反应 。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 , 给予相关的知识教育 。
2.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 , 小儿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 , 特别是新生儿及婴幼儿 , 因体温中枢发育尚不完善 , 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通常小儿的体温在36~37度之间为正常 。
早晨2-6点稍低 , 下午5-7点稍高也属正常 。当体温在37-38度为低热 , 39-40度为高热 , 超过40度为超高热 。连续发热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家庭的一般护理包括:
(一)环境:清洁、安静 , 温度在18-20度 , 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可暂时将患儿移至其他房间)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 。尽量减少亲友探视 , 防止交叉感染 , 同时也有利于患儿休息 。
(二)体温观察:
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 高烧患者1-2小时测一次 。
(三)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有皮疹 , 腹泻患者可留大便标本做化验 。
(四)用退热药的观察:用药后40分钟测体温 , 以观察用药效果 。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 , 应及时喂糖水 , 并与医生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