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比6少的数量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比6少的数量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数学活动比6少的数量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体会数的意义,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能积极地与资料互动,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比6少的数量教案吧 。
设计背景
由于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不喜欢单一,枯燥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在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和操作活动中去感知6和比6少的数量,加之本班幼儿比较喜欢图画,因此这节课,准备了一些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帮助达到实现本节课的活动目标 。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体会数的意义 。
2.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能积极地与资料互动 。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
活动重难点
1、感知比6少的数量,体会数的意义 。
2、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能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 。
活动准备
1、学具:塑料空瓶若干,黄豆、玉米若干,1~8各个数量的实物条人手一份,1~7的数字人手一份 。
2、教具:
1~6的数字卡,1~6的圆点卡,1~6的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 。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小朋友们进行问答游戏 。
老师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回答老师的问题 。(如:老师模仿火车开,并出示点子图,让幼儿说老师的火车几点开,并说说火车中来了几位小客人等 。)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1、老是出示背景图并创设情景 。(火车开到了数字城 。)
2、出示由6个小白兔的图片,让幼儿数一数,说一说6表示什么 。
3、老师结合具体实物解释 。
4、让幼儿贴出一样多的点子图,再次体会理解 。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己探索做动物瓶 。
(1)要求幼儿通过一一对应方法找出比6少的动物条贴在瓶身上 。
(2)幼儿集中交流,将幼儿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贴在6个点卡的下面)
(3)师生总结:
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
2.再次操作,进一步感知比6少的数量 。
(1)鼓励幼儿互相协助,力求完成5个动物瓶 。
(2)集体检查一名幼儿做的,再次感知 。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看瓶子上有几只动物,就在里面放入同样多的豆子,再贴上号 。(老师先示范,再让幼儿自己独立完成,集体检查 。)
五、小结:幼儿说说自己这节课的内心感受 。
活动反思
一、从感兴趣话题引入,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 。
爱玩,爱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动我结合孩子爱玩,爱动物的这些特点,设置开火车的游戏,问幼儿老师的火车几点开?有几个小乘客?让孩子对小动物的行为引起共鸣,另外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孩子的参与热情与探究欲望,获得亲身的体验 。
二、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孩子特点层层深入 。
从幼儿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孩子主动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层层深入让孩子轻松学习 。让孩子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比6少的动物条贴在瓶子上,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请幼儿比较两者的数量关系 。直观的观察图片,深入浅出的提问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孩子的注意,接着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不同数量的小动物,“小牛5头,小马4匹,哪个多,哪个少,多多少,少多少?”孩子的兴趣很浓厚这对他们没有难度,教师在一旁鼓励孩子回答完整就可以了,因此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改变预设的答案减少一一对应环节的内容增设不对应比较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