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巧应对】+让孩子远离甲流

【【甲流巧应对】+让孩子远离甲流】 在流感易发时节或流行之际,建议组织学生及教职工人员长期服用中药代茶饮方 。此方简便、安全、口感较好,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有一定的作用 。㈠方药组成 1、方一(成人方):太子参6克、麦冬3克、金银花3克 。2、方二(6-12岁儿童方):太子参3克、麦冬3克、金银花3克 。注:上方药物剂量均为一付剂量,集体服用时药物剂量需根据人数数量分别加倍 。㈡服用方法 1、根据人群年龄不同,选择服用不同的代茶饮方 。2、集体组织服用:将方药用医用纱布包好,放入学校茶水炉、供水锅炉等供水设备中(药物剂量按照人员数量加倍),煮开后向学生、教职工供应,不拘时服用 。中药一日一换,连服20天以上 。3、分发单独服用方法:将上方按照一人剂量包好,直接在学生及教职工中发放,一人一天一包,嘱其自行用水杯浸泡后不拘时服用,连服20天以上 。在流感易发时节或流行之际,建议组织学生及教职工人员服用中药汤剂 。此方药味较多,药力较强,预防效果较好 。㈠方药组成 1、平素体健者:金银花12g、黄芩10g、生薏苡仁15g、沙参12g、生山楂15g、生甘草6g 。2、平素体弱者:平时即有疲乏、气短、怕风等,感冒之后往往经久不愈,或反复感冒 。可用:黄芪10g、白术9g、防风9g、山药15g、北沙参9g、陈皮9g、炙甘草6g 。3、平素嗜烟酒者:葛根10g、生薏苡仁15g、黄芩9g、沙参12g、藿香10g、生甘草6g 。4、儿童:藿香6g、苏叶6g、金银花6g、沙参6g、生山楂6g 。注:上方药物剂量均为一付剂量,集体服用时药物剂量需根据人数数量分别加倍 。㈡煎煮及服用方法 1、根据年龄、体质、嗜好等不同,选择不同的方药 。2、煎煮方法:取上述中药处方一剂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禁止放入铁锅或铝锅),倒入清水浸泡30分钟(水量以浸过中药1横指为度),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煎煮10分钟,兑出药汁 。药锅中放入清水同法再煎煮一遍,两次药汁兑一起即可服用 。3、集体组织服用方法:将方药委托学校医务室或校外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食堂按照煎煮方法(剂量按照人员数量分别加倍),煎煮成汤剂,在学生及教职工中分发,每人500毫升左右,分2-3次分别于饭后半小时温服 。连续服用5天为一个疗程,每月一疗程,直至流感疫情结束 。

【甲流巧应对】+让孩子远离甲流

文章插图

4、分发单独服用方法:对于学校不住宿学生,可将中药按照一人剂量包好,单独分发,嘱其按照中药煎煮方法回家自行煎煮,一天一剂,分2-3次分别于饭后半小时温服 。连续服用5天为一个疗程,每月一疗程,直至流感疫情结束 。㈢服药注意事项 1、老人、6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 。3、服用期间有不适感觉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4、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中医外治疗法对普通感冒的作用较为显著,对流行性感冒则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发生,缓解流感症状等作用 。下面推荐几种简便、易于操作的中医外治法 。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请当地中医医师现场讲授,组织学生集中学习,规范操作 。㈠自我按摩法: 自我按摩是指通过手法刺激,激发身体内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1、按摩方法 按摩前,首先双手对掌,迅速搓动,搓至双手有发热感 。(1)擦面颊:用搓热的双手掌,分别上下擦摩双侧侧面颊部,可分别行上下、旋转擦摩手法,各数十次,至面部发热或皮肤泛红为佳 。(2)揉迎香:先用双手中指或食指自鼻翼至鼻根部擦摩鼻的两侧数十次 。然后用双手中指或食指尖分别点按双侧迎香穴,即鼻翼两旁的凹陷处 。先用力点按,感到有酸胀感时,再轻按揉动穴为数十次 。鼻塞时,可加做,对改善鼻通气有立竿见影作用 。(3)摩颈部:以手指的掌面着力由上向下自发根处至肩部摩擦颈部两侧,擦动数十次,至颈部发热或皮肤泛红为佳 。(4)点揉风池:用两手拇指或中食指同时用力,点揉风池穴 。风池穴在颈部耳后两高骨的内侧 。先用力点住风池穴,使之有较重的酸胀感,然后拇指或中食指腹点揉数十次 。(5)推揉大椎:用一手或双手食、中两指,按住大椎穴 。大椎穴在低头时颈部凸起最高骨头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 。先用力用力按揉数十次,然后可自大椎向上推揉至发根数十次 。(6)点按足三里:用双手手食、中两指并拢,分别用力点按同侧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食指放于外膝眼处四手指紧小指下即是 。先用力点按,使穴位有较重的酸胀反应,然后用指腹点揉数十次 。可双手同时进行,也可点按一侧再做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7)摩胸腹:用一手或双手四指并拢,用手指指腹部自天突穴至腹部摩擦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凹陷 。擦至胸腹部发热或皮肤泛红为佳 。以上操作每日早、晚各做一遍 。2、注意事项 在实行上述手法操作时,注意力要集中,用力要适度,谨防用力过大擦伤皮肤 。㈡小儿推拿法 小儿推拿对许多儿科疾病具有良好预防治疗作用 。家长坚持对孩子进行推拿保健,可起到增强儿童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的效果 。1、按摩方法 (1)补脾经:在拇指末节罗纹面旋推,200~500下/次 。(2)摩腹:用手指掌面摩腹部,2~5分钟/次 。掌指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大便干结者以泻为主,便稀者以补为主 。(3)按揉足三里:50~100下/次 。足三里在外膝眼直下大约孩子四手指并拢的距离,用拇指端按揉穴位 。(4)捏脊:小儿俯卧,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小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 。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 。推至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5~7遍/次 。以上方法可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每晚睡前进行为佳 。2、注意事项 手法宜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具体操作时常用滑石粉或爽身粉作介质 。1-3个月为一疗程 。㈢小儿姜擦法 此法对预防小儿感冒具有良好作用,对成年人体质虚易感冒者也有良好作用 。可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每晚睡前进行为佳 。1、操作方法 取新鲜生姜或水份较充足生姜一块,清洗干净,去掉姜皮备用 。先取仰卧位: (1)儿童家长手持备好生姜,自天突穴至腹部摩擦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凹陷处 。擦至皮肤泛红为佳 。(2)儿童家长手持备好生姜摩擦双侧中府穴,中府穴在双锁骨肩峰端下方凹陷处 。擦至皮肤泛红为佳 。再取俯卧位: (3)儿童家长手持备好生姜,自脊柱两侧由上向下摩擦5~7遍/次,擦至皮肤泛红为佳 。2、注意事项 在实行上述手法操作时,注意力要集中,用力要适度,谨防用力过大擦伤皮肤 。有条件的,可请中医师指导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 。制作并服用一些简单的时令中药药膳,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有一定帮助 。建议各学校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通过印发《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明白纸》等形式,积极在家长中推广应用 。㈠藕丝百合汤 适用范围:健康者、口干鼻燥等秋燥症的防治 。制作方法:将100g藕洗净削皮切细丝,百合50g剥片切丝放入开水锅中,武火烧开后改文火煎熬成汁,藕丝和百合丝烧至酥烂,加入冰糖适量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一剂顿服或分次食用 。功效作用: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㈡大枣百合薏苡仁粥 适用范围:健康者、乏力、神倦、失眠、泄泻等肺脾气虚证的防治 。制作方法:将薏苡仁、大米各100克,漂洗后待用;百合、大枣各30克洗净切小块,在开水锅中放入薏苡仁,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煮至开花;加入大米、百合和大枣,煮成粥后放人冰糖适量即成 。食用方法:每日适量服用或佐餐 。功效作用:益气养阴,健脾安神 。㈢银耳莲子羹 适用范围:健康者、干咳、食欲欠佳、泄泻、乏力、神疲不寐等症的防治 。制作方法:银耳100g、莲子50g、枸杞20g、清水500毫升,武火烧开,文火煎煮20分钟 。食用方法:每日一剂,少量频服连服7剂,休息5天后可继续服用 。功效作用:养阴润肺,益气健脾 。㈣二白汤 适用范围:健康者、胸闷气短、咳嗽、咯痰、脘腹胀闷、大便干等肺脾气滞证的防治 。制作方法:葱白60克、白萝卜300克切小块,加水500毫升,煮沸热饮 。食用方法:每日一剂连服7剂,休息5天后可继续服用 。功效作用:理气化痰,消痞除胀 。注意事项:气虚便溏者慎用 。㈤益肺鸭肉煲 适用范围:健康者、胸闷气短、干咳、倦怠神疲、大便稀溏等肺脾气虚证的防治 。制作方法:薏苡仁30克、八角茴香大者1枚、鲜藕100克、鸭肉250克煲汤, 食用方法:佐餐,食肉饮汤,连服7天,休息5天后可继续服用 。功效作用:健脾益气、养阴润肺 。㈥绿豆赤豆汤: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有清热解毒之效 。㈦荸荠、百合、梨等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的作用,可以适当食用 。更多摇篮妈妈预防甲型流感小妙招,请查看专题:甲流来袭,高手妈妈“御敌”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