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小儿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以及过敏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临床上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肺部罗音 。

②体温升高;③心输出量减少(合并心衰患儿);④潜在并发症--窒息 。
①低效性呼吸型态

肺炎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文章插图
护理目标:患儿能及时清除痰液 。患儿呼吸平稳,呼吸音清晰 。
护理措施:
评估患儿低效呼吸的程度,如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缺氧表现,如鼻翼煽动、点头呼吸、紫绀、三凹征 。
保持室内的整洁和空气新鲜、流通 。冬天每天开窗通风3-4次,每次15-20分钟 。
保持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50%-60%;空气干燥时,可在室内喷洒水,以维持湿度 。
遵医嘱留晨痰标本行培养及药敏,以指导临床用药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指导并示范使患儿能有效的咳嗽:年长儿可取坐位或半卧位,咳痰之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进行一次深吸气,再用力进行咳嗽,将深部的痰排出 。
勤更换体位,协助翻身拍背排痰 。拍背方法:用叩背器或手握成空拳自病人背部由下而上、由外至内均匀用力地叩击,使粘附于器官上的痰液脱落,经咳嗽后排出 。
保持患儿摄入充足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 。
遵医嘱超声雾化,每天2次 。
对咳嗽无力、痰液较多的患儿,应积极采用吸引器吸痰 。
遵医嘱使用止咳祛痰剂 。
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
严密观察呼吸,如发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加重,如气促、口唇紫绀加重、三凹征明显,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准备好抢救用物,如吸痰器、开口器、舌钳、气管切开包等 。
②体温升高
护理措施:
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新鲜 。
每4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做好记录 。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可少食多餐,鼓励患儿多饮水 。
必要时遵医嘱静肪输液,以保证入量 。
卧床休息,限制患儿活动量,减少消耗 。
保持衣着被盖适中;大量出汗时及时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暖 。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如醇浴、冷敷、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等,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
遵医嘱给予退热剂,并密切观察药效,防止体温骤然降致患儿虚脱 。
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年长儿多漱口,年幼儿多喝水,口唇干燥时可涂唇油 。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
观察并指导患儿家属识别高热惊厥的早期表现,如出现烦躁或表情滞、四肢小抽动,应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
③心输出量减少(合并心衰患儿)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儿血压、面色、心率及双肺呼吸音的变化,观察有无心衰表现 。
有心衰的患儿,可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 。
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
保持患儿安静,防止哭闹,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
观察尿量、色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
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药物使用时的剂量、时间、浓度及速度 。
准备抢救用物及药物,如气管切开包、强心、解痉、镇静药物 。
④潜在并发症--窒息
护理目标:
患儿能有效排出痰液 。
家属能正确喂养,以确保呼吸道通畅,无窒息发生 。
护理措施
进食后应采取右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误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