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宝宝体温预防登革热



关注宝宝体温预防登革热

文章插图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好发夏秋雨季,男女老幼均可得病 。虽然炎热的夏季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天气还是高温,蚊子出没仍是猖狂,因此登革热预防不可忽视 。提醒各位妈妈要做好宝宝预防登革热工作,就广东常年气温来说,灭蚊工作要持续至11月底 。
  一,登革热病症特点
  因此,必须引起警惕,做好预防工作 。目前,尚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所以,预防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措施 。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关注宝宝体温预防登革热】  初热期 大多数起病较突然,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到40℃,伴有怕冷、剧烈头痛、全身骨头疼痛和肌肉疼痛、眼眶痛等,颜面、眼结膜常有显著的充血,颈及上胸部皮肤潮红,好像醉酒一样,一般持续2~3天 。
  缓解期 急性症状减轻,宝宝体温降至正常,此期持续1~2天 。
  出疹期 皮疹一般于发病后2~5天出现,一开始见于掌心、脚底、躯干及腹部,渐渐蔓延至颈及四肢,部分宝宝能蔓延至面部,多有痒感,宝宝会忍不住去挠抓,压之褪色 。此期持续3~4天,已降低的体温在此时可再度升高,全身症状也会随之加重 。症状严重的宝宝会有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倾向,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二,详细了解宝宝的体温
  很多疾病都会有发烧的表现,不只是传染性疾病,所以掌握发烧时宝宝的体温变化,对于观察病情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
一般来说,宝宝的正常体温在36℃~37.5℃,不同部位量出来的体温会有一些差异 。
口腔温度平均为37℃,腋温比口温低0.5℃~1℃,肛温比口温高0.5℃~1℃ 。
一天内的体温也会在1℃~1.5℃之间波动,早上醒来可能是36℃,傍晚时就会升高到37℃,哭闹一番后,体温还会升高 。
一般来说,早晨肛温超过37.5℃,黄昏时肛温超过38℃就说明宝宝发烧了 。
  测量肛温时用一只手把宝宝的屁股稍微扒开,另一只手轻轻地把温度计插进肛门约2.5厘米 。把温度计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就像夹支香烟一样,整个手掌和手指贴着屁股,这个动作会让温度计更牢固,不会移动,宝宝的身体也不易扭动 。另外,宝宝量肛温的时候,家长绝对不能走开 。
  三,生病期间的治疗照护
  1、充足的休息
  发烧期间要好好卧床休息并且补充水分,可使用退烧药或药效较轻的止痛药帮助宝宝降低体温或减轻疼痛 。急性期应保持卧床休息,在有防蚊设备的房间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能让宝宝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
  2、维持体液平衡
  住院观察期间,医疗人员还会给予点滴注射以充分供应水分和电解质 。对于出汗过多或腹泻的宝宝,家长应鼓励宝宝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宝宝,应及时静脉输液,同时应保持宝宝皮肤和口腔的清洁 。
  3、按部就班退烧
  为小宝宝退烧就像让一个房子凉下来一样,需要按部就班地来 。先遵医嘱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然后再采取各种散热措施 。具体有以下几种:
  正确穿衣 穿太多或太少,都对宝宝不好 。太少宝宝容易打冷颤,太多体内的热就散不掉 。夏天,不管宝宝是到处活动还是睡觉,最好只让宝宝穿纸尿裤,或者加一件宽松、透气、吸汗的薄衫,这样才能让体内的热充分散发出去 。不要为了怕着凉便把宝宝包得像个小爱斯基摩人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