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危害大 治疗当注意五大误区


小儿肺炎危害大 治疗当注意五大误区

文章插图
肺炎是小儿时期常发的儿童疾病之一,肺炎就像其它病菌一样都是欺软怕硬,最易给免疫力低下的小孩子下手,而这种病毒一旦经流感病菌的激活,就是全面的爆发性,严重着甚至引发儿童的死亡,所以对于这种病家长要正确对待!由于很多家长对小儿肺炎没有正确的认识,所所以往往会耽误宝宝的治疗,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在治疗肺炎应该注意哪些误区吧 。
过半致死性肺炎祸起肺炎球菌
说到甲型H1N1流感,想必不少人至今仍心有余悸 。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场大面积疫情过后的隐藏的“后续效应”——流感所引发的各类并发症,其危害已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起并主办的2010流感大流行国际研讨会上,专家就流感继发性感染问题进行了探讨 。
一份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流感死亡病例的研究调查表明,在所有的继发细菌感染的死亡病例中,肺炎球菌感染占38%,远远高于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它菌种 。可见,无论是公众还是医学界都应警惕流感带来的继发性感染比如肺炎球菌病 。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余宏杰指出,肺炎球菌疾病作为流感继发性感染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 。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肺炎球菌肺炎在重症肺炎中的比例达50%左右,在致死性肺炎中的比例则超过半数 。值得警惕的是,肺炎球菌病在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发病率更高 。据美国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流感使婴幼儿继发严重肺炎球菌肺炎 (包括脓胸、肺脓肿等)的风险增加了将近3倍 。
许多家长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存在误区,最常见的是以下五种:
误区一: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
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 。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
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 。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种种不良反应 。正确的做法是听从医生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 。
误区三:
治了2天了一点起色都没有,应该换一种药物
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 。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 。
误区四:抗生素副作用大,如果孩子不再发烧,咳嗽也好转了就停掉 。
需用多长时间抗生素,应根据病情、病原、个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忌不规则用药,用用停停会造成耐药,从而导致迁延性或慢性肺炎 。
误区五:关窗捂被,担心小儿受凉
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 。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 。
【小儿肺炎危害大 治疗当注意五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