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的健康特征和护理原则


初生婴儿的健康特征和护理原则

文章插图
怀胎10月,宝宝终于出生啦 。看着软绵绵的新生儿,新手妈妈是不是不知道该如何护理才科学呢?不要紧,现在小编就来科普新生儿的护理原则,同时,介绍下宝宝哪些表现特征是健康的信号 。
新生儿健康特征
自己独立呼吸,出生后即会啼哭且哭声洪亮有力 。
自己摄取营养,当把乳头或手指放入婴儿嘴里时,婴儿会出现吸吮动作;用乳头或手指轻触宝宝唇边的面颊,宝宝会立即转向被碰触的方向,并开口作吸吮状,这在医学上分别被称为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 。
正常新生儿如听到突如其来的响声或被猛然抱起,会手脚伸张,手指张开,膝盖拱起来 。许多家长因此认为小宝宝是被惊吓着了 。实际上,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叫做拥抱反射或惊吓反射 。
正常新生儿躺着时常常是头朝向一侧,四肢呈屈曲状,活动有力,能够紧握你的手指并抓住不放 。
当被强光照射正常新生儿会立即闭上眼睛 。
新生儿一般在24小时内排尿 。有时尿的颜色较深,这与含尿酸盐较多有关,是正常的现象,不必担心 。
第一次排出胎便也应在24小时之内 。胎便呈墨绿色黏稠状,这是由于胎便中混有胆汁而形成的颜色 。新生宝宝出生3~4天后胎便排尽,大便颜色就会变成黄色 。何主任特别强调,从出生后的第二天起,新生儿小便次数可达6~8次,大便2-4次,当小便或者大便次数有所减少就要关注新生儿,需要排查是否是因为奶量摄入不足或者其他问题导致 。
新生儿臀部或身上其他部位有时可见青斑,也有人叫它青痣、母斑、蒙古斑 。这不要紧,孩子长大后它们会自然消失 。
新生儿出生时的体温和母体相同,来到人世间的初期会下降1~2℃,但8小时后会稳定在36.5~37℃左右 。这也和环境温度,包裹的及时与薄厚密切相关 。
一般吃完奶后新生儿的温度可以达到37.2~37.3℃ 。
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4~35次,心跳(脉搏)120~130次;体重2500~4000克,身长≥45厘米 。
那么,新生儿护理原则是什么呢?
新生儿护理原则
注意居住环境 。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 。有条件的话,宝宝内温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间,温度为60度—65度左右 。
注意冷热护理 。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
注意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 。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
注意脐带护理 。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 。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 。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
要保证充足睡眠 。经常变换新生儿的睡姿,以防止头颅变形 。
正确处理好特殊生理现象 。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 。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 。
新生儿护理,妈妈要多注重以上几点,这样才不会手忙脚乱哦 。
【初生婴儿的健康特征和护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