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父亲的育儿经历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 下面 , 我们去看看荷兰爸爸如何教育他的孩子吧 。
【荷兰父亲的育儿经历】

荷兰父亲的育儿经历

文章插图
爸爸:Eric.J.Wolt妈妈:Therese.Wolters(中文名:欧康乐)英国人 , 壳牌天然气及发电公司中国西部特别项目总经理女儿:Saskia , 8岁 , 北京京西学校三年级儿子:Matthijs , 5岁 , 北京京西学校学前班儿子:Caspar , 13个月1、绝大多数荷兰孕妈妈在临产时不必经受路途颠簸之苦 , 赶到妇产医院去生孩子 。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都有专业助产士在临产时 , 来到产妇家中 , 帮助她们在自己熟悉而舒适的家庭环境中分娩 。2、在宝宝降生后的最初几个月中 , 还有专业婴儿护理人员来到家中 , 指导和帮助新手妈妈照料刚出世的小宝宝 。开始时每天来一次 , 随着妈妈们对育儿过程的逐渐熟悉 , 前来帮助的时间间隔也越来越长 。婴儿护理人员会指导新妈妈如何给宝宝喂奶、洗澡、烹饪 , 每次在家中呆大约1、2个小时 。有了她们的帮助 , 新妈咪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 , 去适应因婴儿降生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 , 去逐渐习惯做一个母亲 。而这一切 , 据Eric说都是免费的 。那么 , 在家中分娩的这种人文的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在荷兰开始的呢?Eric想了想 , 据他的回忆 , 他自己还是母亲在医院中生下来的 , 因此这种情况应该是近二、三十年来逐渐改进形成的 。而在英国 , Therese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在医院出生的 , 她的弟弟却是在家中出生的 。不过 , 即使在今天 , 英国的绝大多数产妇还是在医院生下自己的小宝宝 。婴儿护理人员的上门服务也没有荷兰那么完善 , 居住地离市区大医院近的家庭可以享受到这种免费的上门护理 , 而居住地距离医院较远的家庭则可能两星期或1个月可以享受到一次 。荷兰VS英国 , 育儿小差异在问到Eric与Therese有没有因为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 ,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时 , 两人共同的感受是:分歧肯定有 , 但这更多来自于各人幼年被抚养和自身的成长经历 , 而非文化背景的不同 。不过 , 细心的Therese还是回忆起几个小小的细节上的差异 。当小宝宝刚生下时 , 她的荷兰婆婆把一个盛着热水的瓶子用布包好 , 放到宝宝的床上 , 给宝宝取暖 。而在英国 , 人们会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 , 绝对不这样做 。宝宝满3个月后 , 婆婆在牛奶瓶中装入麦片粥喂宝宝 。而在英国 , 婴儿奶瓶生产商往往提醒母亲们 , 不要将任何牛奶以外的食品放入奶瓶 , 以免宝宝发生噎食 。Therese坚决反对使用安抚奶嘴 , 而她的婆婆却认为安抚奶嘴是妈咪的一个小帮手 , 应该使用 。这些与其说是国家差异带来的不同 , 不如说是因时代差异造成的 。因为Therese的婆婆毕竟是在用她那个时代的育儿方式在指导和帮助自己的儿媳妇 。Eric分析说:“在他小的时候 , 他妈妈按照当时流行的育儿理论 , 每隔4小时给宝宝喂奶一次 , 这4个小时中间则什么都不喂 。而现在 , 人们更趋向于按照宝宝的天然生物钟去给喂食 , 当宝宝饿了 , 就给他喂奶 , 而不必刻板地等到4个小时以后 。”在宝宝的睡眠问题上 , Therese与Eric很有心得 。在荷兰和英国 , 人们都普遍使用睡袋来作为宝宝睡眠时的覆盖物 。Therese与Eric也不例外 , 在养育3个孩子的过程中他们都使用了睡袋 。一个惊人的发现是 , 宝宝在使用睡袋以后 , 睡眠确实好了很多 。Eric解释其中的原因在于——很多小宝宝睡眠不好 , 是因为半夜踢被 , 被子被踢开后 , 床上的温度下降 , 宝宝就被冻醒了 , 于是哭闹 。用了睡袋以后 , 宝宝晚上能够保持适度的体温 , 自然就睡得踏实安稳多了 。在荷兰和英国 , 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气温和宝宝体形年龄的大小 , 父母给宝宝准备厚薄、尺寸不同的睡袋 , 让宝宝睡得舒适 。Therese与Eric的使用经验是 , 从宝宝6-8周时可以开始在睡袋中入睡 , 然后一直用到约3岁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