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要有度 宝宝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

  三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前几天天气变暖,群里好几个妈妈都说,宝宝脖子、背后和胸前都长了好多疹子,开始只有几颗,后来都连成片了 。
  妈妈很担心宝宝是不是湿疹,后来咨询过医生以后,才放下心来,原来,竟然是穿太多捂出来的痱子 。

春捂要有度 宝宝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章插图
  “春捂”要有度,捂错了后果很严重
  自古以来,就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说法,其中,“春捂”就是说春天天气刚转暖,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很大,不要急于脱掉棉衣,否则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果病菌趁虚而入,还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冬春季传染病 。
  可是,“春捂”也要有度,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捂错了,反而会对宝宝不利:
  1、容易着凉感冒
  爸爸妈妈首先要明白,“着凉感冒”,通常不是因为天气冷造成的,而是在全身有汗、有水的情况下,吹了凉风,引起体温突然降低导致的 。
  2、容易起痱子
  小孩皮肤屏障功能还比较差,角质层薄,汗腺管道发育不够成熟,在遇到高温、潮湿、通风不好、出汗过多堵塞汗腺毛孔情况时,很容易长痱子 。所以,虽然还是春天,也有很多宝宝因为穿太多而捂出一身痱子,就不足为奇了 。
  3、穿得太多,最严重的还是捂热综合征
  中国家长对孩子穿衣服似乎都有点强迫症,总担心孩子会冷到,认为小孩穿多点比较好 。
  可是,小孩的新陈代谢本来就很旺盛,如果穿得太多,孩子的身体限制在厚厚的衣服里,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衣被里的温度越来越高,孩子又小,热的不行了也不会诉说和挣扎,长久的高温会导致孩子高热、脱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这也就是“捂热综合征” 。
  只要搜一下“捂热综合征”,你会发现,相关的新闻事件是多么触目惊心:
  今年2月15日,从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传来令人唏嘘的消息:患“捂热综合征”、4个月大的益阳女孩朵朵由于病情过于危重,不幸离世 。
  据悉,这已是湖南省儿童医院今年收治的第8例“捂热综合征”患儿 。
  医生提醒,“捂热综合征”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是发病高峰期,如果处理不及时,婴儿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婴儿短时间内死亡,病死率高达18-19%!
春捂要有度 宝宝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章插图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
  1、把握好“捂”的时机
  春天的气温变化得比较快,妈妈们可以根据温度,考虑是否给宝宝穿厚衣服 。
  一般而言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当白天最高气温超过15℃时,不妨脱掉宝宝的厚衣服,只在早晚给宝宝穿上厚衣服即可预防着凉 。
  2、不宜捂得太紧
  穿得紧≠穿得暖!里外都是厚衣服,把宝宝捂得紧紧的,不仅会让他感到不舒服,还特别容易生病:
  脖子捂得太紧,宝宝容易头晕恶心;
  双脚捂得太紧,影响脚部血液循环,双脚更容易冻伤;
  胸口捂得太紧,给宝宝带来压迫感,还容易引起内热 。
  想要宝宝穿得又暖又舒服,最好还是几件薄厚衣服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