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齿外伤要及时就医


儿童牙齿外伤要及时就医

文章插图
今天一大早,阿明夫妇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他们的宝贝儿子辉辉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不小心头撞在门框上,牙齿出了好多血 。
两人一听那还了得,赶紧慌慌张张赶到学校,与老师一起把辉辉送到了医院 。
医生给辉辉做了详细检查后,告诉阿明夫妇,孩子的乳前牙已经发生了嵌入性移位,不过还不能立即确定是否需要做拔牙等处理,要先观察一段时间 。阿明夫妇一听就急了:“孩子都疼成这样了,还要观察?究竟是怎么回事?”看着阿明夫妇着急的样子,医生向他们详细地做了一番解释 。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 。
一般情况下,婴儿到六个月左右就开始长乳牙,三岁出齐,共20颗,这些牙齿以后全部要更换 。
换牙一般从六岁开始换到十二三岁 。期间如果乳牙受到外伤,发生倾斜、移位,压在了其下方的恒牙胚上,就可能会影响到接近乳牙根的恒牙胚的生长,应立即拔除乳牙,以避免可能对恒牙胚产生损伤 。
“不过辉辉很幸运,虽然受到外伤,但他的乳牙牙根倾斜移位的方向,正好与牙根下面的恒牙胚位置相反,距恒牙胚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致影响它发育萌出,所以暂不用拔除 。但是由于乳牙嵌入牙槽窝内,牙根有可能与周围的骨质粘连在一起,这样也会影响恒牙的萌出,也应该拔除 。为了确认辉辉嵌入的牙根是否跟周围的骨质发生了粘连,需要对辉辉的牙齿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如果嵌入的乳牙能自行萌出,说明未发生粘连,可以不用拔除 。
若嵌入的乳牙未萌出,则说明已发生粘连,那么辉辉仍免不了受拔牙之苦 。要注意的是,在观察期间,应避免用这颗外伤牙吃东西,也不要碰撞到硬物 。
“当然,经过观察后,即使确定辉辉的牙齿不用拔除,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因为受伤的乳牙日后仍有可能发生牙髓坏死,根尖感染,因此应注意复诊 。如果发现牙髓或根尖感染,即应及时拔牙 。复诊时间起初可间隔2~3天复查一次,以后可每周一次,经过1~2个月后,即可每3~6个月复查一次 。”
听完医生耐心的解释,阿明夫妇似乎明白了一些 。“医生,看来我们对小孩的牙齿外伤真是了解太少了,你给我们扫扫盲吧!”
“好的 。由于小孩好动且自我保护能力弱,所以极易发生牙外伤 。常见的牙外伤包括牙碰伤、牙折和牙脱位三种 。所谓的牙碰伤又叫牙震荡,是指牙齿受到碰撞或打击的力量不太大的时候,只影响牙神经和包绕牙齿的一层膜,没有造成牙齿折断或缺损 。
轻症一般没什么症状或只有轻微表现,所以很少引起重视,家长也很少把孩子及时带来治疗,只有在出现牙齿酸痛、上下牙咬有不适感或疼痛等重症表现时才来医院 。其实牙齿外伤后无论伤势轻重,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神经充血及根尖部神经组织水肿,受伤较重还会引起牙神经感染坏死、感觉丧失,以及牙根吸收变短等 。所以牙齿受伤后,即使没有折断也要及时就诊、定期复查,有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
“是啊,好多家长都是发现孩子牙齿折断、裂开后才去找口腔医生的 。”陪在一旁的幼儿园老师由衷地说 。
“对,一般牙齿受伤后发生折断,出现牙体缺损,由于影响美观,家长一般都会带孩子来就诊 。但如果看到孩子牙体缺损较小,又没什么疼痛,家长往往就不当回事了 。事实上,这种情况同样要带孩子来就诊 。因为孩子与成人不同,牙齿尚未发育成熟,牙齿内的小管粗大,一旦受到损伤,感染就会通过这些粗大的小管进入牙神经而使其发炎,甚至发生牙神经坏死和牙根发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