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块钱一把锁你配不配 我想买一把锁( 三 )


“你的文章叽崴了半天,引用了一片,到底自己想说什么”,这种质疑让许知远无语 。因为他也清楚地知道,这种虚张声势,不过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现罢了 。他写道:“似乎天生就成不了真正的好作家 。自信是表面的,内心仍要命的迷恋权威,寻找参照 。”而且“这种写作充满了快感,却也常常不知所云,它让我不时陷入虚空,对于更真实、生动的生活反而失去了感受 。”
于是,许知远开始革新语言,不再故作深沉假装严肃 。他写道:“还是让一切从语言的改进开始吧 。端正、清晰而准确的语言是必需的,当批评什么时,不是笼统地下一个结论,而是给出更明确的例证、更细节的描述 。”在许知远近期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那种貌似优雅实则充满大量引言的“许知远体”越来越少,他的声音变得安静、节制、从容 。
“你的观察是肤浅的,没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这种否定也许是许知远最不愿意面对的 。怎么说呢?很为难地讲,我个人觉得,许知远是才华横溢的作家,是知识广博的“知道分子”(他最痛恨这个词了),但不是学问精深的学者也不是思想深刻的思想家 。读许知远的作品,当时的确很“赏心悦目”,但值得回味的东西不是太多 。他的思维有些混乱,他的见解有些平常,只不过别人没有他表达得那么“琅琅上口”而已 。这其实已经足够了,这正是许知远的独特价值所在 。许知远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天分 。
许知远其实也很清楚自己的“命门”所在:“我们怎么能建立一个好的、良性的社会 。中国面临这么剧烈的转折,我们怎么能让转折的痛苦轻微一些,怎么能使未来的方向更光明、健康,这个东西我总在想,想不清楚的 。一是我没有受到良好的思维系统训练;二是对中国历史还是了解得太少;三是怎么使自己的表达更有温情 。”虽然他“想不清楚”,但庆幸的是他一直在想 。
“这个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希望在情感上和理智上真正地了解这个国家和社会,然后把它清晰地更有洞察力地表达出来 。”“这个愚蠢、自以为是的时代终究要过去的,在它过去之前,我们尽量的记录它,并用写作来对抗这种愚蠢吧 。”他将美国进步年代的新闻采访人员视作自己的同代人,不过是想帮助这个生机勃勃、问题丛生的大国变得更成熟、健康,让未来一代的中国人更富有朝气和自信 。为此,他甚至到剑桥大学做过访问学者 。
书评人李伟长在《有一种声音就叫许知远》“总结”许知远道:“许知远以专栏评论者的身份为人熟悉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一个有影响力的专栏作家就是一种有力的声音,这种声音能够提醒乃至唤醒诸多已被这个社会磨得日益混沌的灵魂……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可以对社会事件直接给予价值判断,也可以只是传达事实的真相,描述事情的真实过程 。许知远选择成为了后者,他不再轻易、粗暴地加以价值裁决,他以他个人的经历陈述,以期激起人们的头脑风暴,重新认识我们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社会 。至于开出药方,列出解决方案,需要所有的人一起参与,非一个许知远所能够完成,也是他不愿意做的 。”
虽然许知远现在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锐的思想家”了,但他内心仍然充满不安,“现在获得的,和我期待的还是差距太大 。我期待能有伟大的作品,流传几代人的作品,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光靠白纸黑字的作品来影响人已经远远不够,许知远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从“最新锐的思想家”开始更多地向创业者转变 。他创办的单向街书店今年获得千万美金投资,正是迈入商业运作,衍生出“单系列”产品和“微在”新媒体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