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于建筑首层为火灾危险性小的大厅,该大厅与周围办公、辅助商业等其他区域进行了防火分隔时,可以在首层将该大厅扩大为楼梯间的一部分 。考虑到建筑层数不大于4层的建筑内部垂直疏散距离相对较短,当楼层数不大于4 层时,楼梯间到达首层后可通过 15m 的疏散走道到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
(3)有关建筑内观众厅、营业厅、展览厅等的内部最大疏散距离要求,参照了国外有关标准规定,并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 。如美国相关建筑规范规定,在集会场所的大空间中从房间最远点至安全出口的步行距离为 61m,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后可增加 25% 。英国建筑规范规定,在开敞办公室、商店和商业用房中,如有多个疏散方向时,从最远点至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直线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 。我国台湾地区的建筑技术规则规定:戏院、电影院、演艺场、歌厅、集会堂、观览场以及其它类似用途的建筑物,自楼面居室之任一点至楼梯口之步行距离不应大于 30m 。
本条中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场所,包括开敞式办 公区、会议报告厅、宴会厅、观演建筑的序厅、体育建筑的入场等候与休息厅等,不包括用作舞厅和娱乐场所的多功能厅 。
本条第 4 款中有关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的疏散距离,当需采用疏散走道连接营业厅等场所的安全出口时,可以按室内最远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该疏散走道的长度分别增加 25% 。条文中的“该场所”包括连接的疏散走道 。如:当某营业厅需采用疏散走道连接至安全出口,且该疏散走道的长度为 10m 时,该场所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可为 30×(1+25%)+10×(1+25%)=50(m),即营业厅内任一点至其最近出口的距离可为37.5m,连接走道的长度可以为 12.5m,但不可以将连接走道上增加的长度用到营业厅内 。
5.5.24A 3 层及 3 层以上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三层及以上 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在二层及以上各层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每座疏散楼梯间的相邻部位设置1间避难间;当老年人照料设施设置与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直接连通的开敞式外廊、与疏散走道直接连通且符合人员避难要求的室外平台等时,可不设置避难间 。避难间内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2m2,避难间可利用疏散楼梯间的前室或消防电梯的前室,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5.5.24 条的规定 。
供失能老年人使用且层数大于2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按核定使用人数配备简易防毒面具 。
【条文说明】
新增条文 。为满足老年人照料设施中难以在火灾时及时疏散的老年人的避难需要, 根据我国老年人照料设施中人员及其管理的实际情况,对照医疗建筑避难间设置的要求,作了本条规定 。
对于老年人照料设施只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三层及以上楼层,而一、二层没有老年人照料设施的情况,避难间可以只设置在有老年人照料设施的楼层上相应疏散楼梯间附近 。
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公共就餐室或休息室等房间,一般从该房间要能避免再经过走道等火灾时的非安全区进入疏散楼梯间或楼梯间的前室;避难间的门可直接开向前室或疏散楼梯间 。当避难间利用疏散楼梯间的前室或消防电梯的前室时,该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不需另外增加12m2避难面积 。但考虑到救援与上下疏散的人流交织情况,疏散楼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不适合兼作避难间 。避难间的净宽度要能满足方便救援中移动担架(床)等的要求,净面积大小还要根据该房间所服务区域的老年人实际身体状况等确定 。美国相关标准对避难面积的要求为:一般健康人员,0.28m2/人;一般病人或体弱者,0.6 m2/人;带轮椅的人员的避难面积为1.4m2/人;利用活动床 转送的人员的避难面积为 2.8m2/人 。考虑到火灾的随机性,要求每座楼梯间附近均应设置避难间 。建筑的首层人员由于能方便地直接到达室外地面,故可以不要求设置避难间 。
- 四川接地棒厂家批发价 四川接地棒厂家批发价多少
- 电信网通加速器 加速器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 生产接地棒 对接地棒和要求是什么
- 接地气是什么意思 大家怎么理解接地气这个问题呢?
- 高压接地棒耐压试验时间 10kv接地线操作棒耐压试验标准
- 接地棒机房 配电房接地棒
- 接地棒接地怎么挂 接地棒安装方式有几种
- 尖头接地棒 高压接地棒
- 人造卫星的用途主要是哪五大类 人造卫星的用途
- 0.5米接地棒检测视频 接地棒试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