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竞品分析如何做,主流电商竞品分析的3个流程概览?( 三 )


现在就需要激发起内在的恐惧,或者对某种价值的渴望,往往可以让消费者立刻买单 。这个一般线下销售做的比较好,线上的手段还比较有限 。
例如化妆品类的,店员通常会让你觉得不买就对不起自己 。美妆品类现在都会有视频,在某种程度上有这个作用 。
商品/服务的高价值感一种是突出商品/服务本身的特点,例如极速送达、包邮等 。一种是利用从众、限时等心理手段塑造价值感 。
2. 收藏我在每个 App 的收藏夹都有不少商品 。为什么这些商品最终没有购买呢?
我翻了翻,发现收藏而未购买的商品,场景一般是这样的:
场景1:选购需要信息决策的商品例如空气净化器,挑选时无法一下子做决策,就先收藏了 。
场景2:礼物类商品和上面的类似,需要做决策 。
场景3:等降价感觉场景3是真正符合“收藏”功能的,另外两种只是把收藏当成一个“暂存架”,主要是为了方便比较,当真正做好决策了,其他暂存的商品都可以删除 。电商的产品经理可以考虑下这个暂存、比较的场景 。
3. 购物车又看了一下加入购物车而不买的场景 。
场景1:满减活动多出来的商品
场景2:想要满减但是发现凑不满而放弃(京东买书常常会这样)
场景3:先期想买,看了更多商品后更换了选择这引出一个问题:购物车似乎增加了人们选择、犹豫的时间,是否会减少人们付款的欲望?是否直接购买更好呢?不过确实用户又会有购买多个商品的场景,购物车会是更方便的 。
从前面的详情页图可以看出,考拉和淘宝索性提供了“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两个按钮,京东只有“加入购物车”的按钮 。
再额外提一点:也从前面可以看到,考拉、京东的购物车都有数字提示,但是淘宝并没有 。由于购物车里有很多陈年物品,并不想处理,看到数字反而焦虑 。我觉得淘宝的设计更好 。
4. 品类相关不同的品类又有一些不同的刺激购买的方式 。手机京东的高价回收、以旧换新,能促进购买 。
京东的手机购买指南:
不过这个功能太粗糙了点,例如如果我想选拍照好、内存大的,还是找不到适合的 。服装淘宝服饰的推荐搭配 。
小件商品
小件商品的“包邮”还是挺吸引人的 。
淘宝放到了列表页,电商篇写下来发现工程量远比预想中的大,这才只写了实物电商最核心的两个议题,还有许多其他议题和功能没写到,例如:促销、会员、推荐等等 。
除此之也还有很多东西没来得及看更细致 。例如淘宝的 C2C 和另外两家的“平台+商家接入”在产品设计上还是有诸多区别;京东偏 3C 和考拉偏美妆的品类特性在设计上也各有特色 。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蜀川号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