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很多Web3是零和模型,说来说去都是围绕金融( 四 )


《中国企业家》:是不是因为哪吒亏损40多亿,你不愿意继续投入了?
周鸿祎:不是 。第一,哪吒现在亏损很正常,这几家造车新势力哪家不亏呢?哪吒汽车CEO张勇说得很好,和其他车企比较,他算亏得最少的 。第二,新生势力一定要看它的销量,哪吒销量排名一直往上升,只是因为疫情、供应链影响,产能不足,现在哪吒汽车手上的订单也好几万辆 。
《中国企业家》:你对车爱好吗?
周鸿祎:倒不是特别爱好,说起来这是我做车最大的短板:我自己没有驾照,从来没开过车 。我不会开车,倒是很擅长坐在副驾驶上指挥司机,所以我对哪吒提了很多坐车体验相关的建议 。开车体验很难提建议,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
《中国企业家》:谈谈当时投资哪吒的故事和想法?你肯定也看了很多标的 。
周鸿祎:当时车联网很热,我们感觉它是产业数字化中的一个重要场景,觉得应该参与进来 。我也看了很多特斯拉、蔚来、小鹏的介绍,感觉汽车行业是先进制造业、能源产业、数字产业的汇合点,有巨大的革命性机会,不能错过 。
第二,我本身要做产业互联网的赋能者,必须参与进来 。比如安全,今天最危险的不是对车身的攻击,而是对车厂网络的攻击,如果控制了车厂的安全体系,就可以远程遥控车,这是非常大的风险 。我们不能简单地在车里做一个防火墙,需要跟一家车厂深度结合,才能做出比较完美的安全解决方案 。
另外我们以前的一个高管,在离开360后出去做奇点汽车,他来找我融资,触发了我去看这个行业 。本来我以为不会碰这个行业,看了之后才发现这个行业蓬勃发展 。我们先筛了一遍,把PPT造车给筛掉了 。剩下的是有样车但没销量的,又筛掉了一大批 。有销量也不能太少,当时拍脑袋用了一个数做标杆,一千还是两千,我忘了,又刷掉一批 。
最后就还剩几家,有一些已经成名的企业也不需要我的投资 。蔚小理已经上市,而且三个创业者跟我一样都是互联网出身,数字化能力也是杠杠的 。最后还剩两家,零跑和哪吒 。零跑我也挺喜欢,但是我不太喜欢这个名字 。零代表什么?从零起步?反正我就不喜欢这个名字 。

周鸿祎:很多Web3是零和模型,说来说去都是围绕金融

文章插图
摄影:邓攀
我一直有点迷信,认为名字很重要 。比如360我就很喜欢,有人还问我是不是361的弟弟,我说我是361的哥哥 。我进入安全行业,自嘲是250做110的事,(加起来)360很圆满 。比如为啥不愿意用奇虎这个名字呢?当年起这个名字,就骑虎难下了,彩头不好 。
反正我和哪吒的团队是一见如故 。互联网人造车,如果不懂汽车,就两个结果,一个是造不出车,一个是走了很多弯路才造出车,交了上百亿的学费才学出来 。哪吒花钱最少,我信奉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 。
理念上我们也非常认同,很多车定位在三四十万,实际上是第二辆车的概念 。第一辆车买得起宝马、奥迪,第二辆车也不会太便宜 。我跟张勇说,要向雷总学习,他做年轻人的第一款手机,我们应该给人民造车 。
《中国企业家》:你投资后和张勇讨论产品,讨论得多吗?
周鸿祎:最近因为疫情我有好几个月没有见他了,之前讨论蛮多的 。我们擅长数字化领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产品定义等,他们的原型车出来后,也会邀请我们先秘密参观 。
《中国企业家》:你从数字化的角度看传统造车,张勇从传统造车领域出发,判断问题时会有观念上的碰撞吗?
周鸿祎:会有 。比如要不要做跑车 。所有造车的人都有一个跑车梦,觉得要造出一个顶级跑车,才是造车工业上的一个明珠 。但是我坚决反对造跑车,在我印象中只有花花公子才开跑车,我自己不会开车,我也没有跑车 。当然对跑车来说品牌很重要,可我们的品牌刚刚起步,不足以满足开跑车的人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