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全职妈妈不能仅靠道德

善待全职妈妈不能仅靠道德
文章图片
这几天一条年轻妈妈带孩子自杀的新闻上频频被推上热搜 。
3月12日 ,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一名女子因为家庭矛盾 , 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 , 从24楼跳下不幸身亡 。
因为生孩子 , 杨某有5年时间没有工作 , 她的公婆对她非常不满 , 说她白吃白喝5年 , 好吃懒做 , 还花她儿子的钱 。 没有工作的这几年里 , 老公也不怎么给她钱花 , 每个月都让她用支付宝花呗付钱 。 到了还款日 , 丈夫再帮她还钱 , 而还钱的时候还要翻她的购物账单 。
由于婆媳关系紧张 , 加上夫妻感情不和 , 3月8日杨某燕也申请了离婚 。 但因为有“离婚冷静期” , 所以得等一个月之后才能办理离婚手续 。 因为当时姐姐是“净身出户” , 所以提出离婚之后 , 她就搬离了事发小区 , 3月11日才被姐夫邀请回家 , 没想到第2天就出事了 。
年轻妈妈只有29岁 。 两个孩子 , 女孩4岁男孩2岁 。 得有多么绝望才能和孩子一起从24楼跳下 。
在目前的社会认知中 , 全职妈妈似乎就是不求上进、好吃懒做的代称 。 真的是这样吗?我一朋友怀孕后没有再上班 , 因无人照看小孩于是一直自己带孩子 。 偶尔我们打个电话 , 她会说一天四次接送 , 变换花样照顾孩子生活 , 陪孩子上艺术班 , 为孩子准备种种幼儿园的功课 。 日常还炒股 , 她很忙 , 一点不比上班轻松 。 现在大孩子上小学又有了第二个孩子 , 她的全职妈妈生涯就要再多熬几年 。
善待全职妈妈不能仅靠道德
文章图片
我们本是一颗颗热血心肠 , 为什么单单对全职妈妈如此不宽容 。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 , 一个女性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回归家庭照顾一家人做这个家的大后方 , 怎么就如此不堪?如此令人不容?当整个社会大环境对全职妈妈设置种种不良人设 , 男同胞又怎能正视女性为家庭的付出?
全职妈妈幸福生活与否取决于两方面 。 第一是家人的理解和帮扶 。 妈妈是在奉献不假 , 但是妈妈也是一种的工作 。 虽然没有人发工资 , 但是妈妈这个职业是最高尚的 。 7X24小时不能断电 , 尤其孩子在哺乳期时 , 孩子醒着妈妈必须醒着 , 孩子睡了妈妈却未必能睡 。 当离开心爱的工作台 , 全身心投入到奶瓶尿布中时 , 新手妈妈的恐慌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可能暂时被孩子一天天的变化掩盖了 。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 要么继续工作要么带孩子这是不可能躲避的选择 。
社会一方面说孩子的成长不能缺少妈妈的陪伴 , 一方面又要求女性要经济独立、要自强 。 当一胎正茁壮成长时 , 二胎催生符已来 。 一个女性离开职场3-5年 , 她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 职场的人都会心知肚明 。 孩子虽然离开母体 , 但是母亲的牵挂却永远都系在心上 。 上班了 , 为了更多照顾家庭和孩子 , 很多女性不得不做出很多让步 。 你想996时 , 学校3点半就放学了 。 这种情况下 , 如果没有老人帮忙 , 第一个要做出牺牲的肯定是妈妈 。
另一方面则来自社会支持 。
善待全职妈妈不能仅靠道德
文章图片
一不要再引导全社会对全职妈妈的不友好 。 女性这是为了社会的繁衍做着伟大的奉献与牺牲 , 不是在贪图享乐、不劳而获 。 当张桂梅校长 , 怒斥她的学生做全职时 , 我能理解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痛心 。 但是是否成为全职妈妈未必是学生终身的选择 , 另外即使成全职妈妈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 也理应给予平等对待和支持 。 请首先给全职妈妈一份应有的尊重 。
二从法律上给全职妈妈保障 , 全职妈妈的幸福不能止于道德 。 当这个社会一直强调女性的社会属性 , 忽视女性的自然属性 , 除3-6个月的生育保险并没有为女性的自然属性做过更多 , 只是一味地强调自立 。 要从法律上给予居家女性和孩子基本生活保障 。 在这期间所有精神和物质上的虐待都要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