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咬人,并非全是恶意,家长先来了解原因,4招可摆脱坏习惯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 , 总会有那么一个时段 , 会出现咬人的行为 。 通常是6、7个月时开始 , 最早可能是咬妈妈的ru头 , 往后发展 , 则可能是经常出其不意地在妈妈的手上、身上留下一排排牙印 , 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
宝宝爱咬人,并非全是恶意,家长先来了解原因,4招可摆脱坏习惯】★宝宝爱咬人 , 父母真头疼
但是 , 如果宝宝到了入园的年龄 , 还喜欢咬人 , 就要引起重视了 。 家长务必要正视这个问题 , 要给予宝宝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 毕竟幼儿园是集体生活 , 若一言不合就咬伤别的小朋友 , 那可不是光道歉就能解决的问题 。
宝宝爱咬人,并非全是恶意,家长先来了解原因,4招可摆脱坏习惯
文章图片
三岁的悦悦刚上幼儿园 , 第2天悦悦妈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 , 说悦悦在幼儿园把别的孩子咬了 。 悦悦妈听到消息有点慌 , 但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 因为悦悦平时就有爱咬人的毛病 。 尽管家长一再教育孩子不可以咬人 , 但她根本不受控制 。
下午接孩子时 , 悦悦妈一直跟对方家长道歉 , 但她能明显感觉到被咬的孩子非常害怕悦悦 。 她觉得很愧疚 , 自家孩子给别人家孩子带来了那么大的负面情绪 。 回去后 , 悦悦妈仍是反复跟悦悦强调不能咬人 , 孩子也点头答应 , 但谁知道她明天又会不会犯同样的毛病?
根据美国曾有一项研究显示 , 约有半数的幼儿在幼儿园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咬人行为 。 那究竟孩子为什么会咬人呢?是因为孩子的攻击性强吗?
宝宝爱咬人,并非全是恶意,家长先来了解原因,4招可摆脱坏习惯
文章图片
★宝宝爱咬人的原因
当孩子出现咬人的行为 , 我们不能单单理解为攻击性行为 , 还有可能会是以下的原因:
宝宝的语言发育不成熟 , 还不懂得用话语来表达自己的重要需求或愤怒、失败、欢乐等强烈的情绪 , 因此可能会通过咬人的方式来表达 。
宝宝受到强烈的刺激 , 比如说巨大的噪音、刺眼的强光等 , 会让宝宝不安、缺乏安全感 , 这时候 , 他咬人是一种应激行为表现 。
宝宝出于好奇的心理 。 因为在家里咬爸爸或妈妈时 , 他们会出现夸张、好笑的表情 , 然后他也想看看同伴被咬后 , 会出现什么反应 。
宝宝爱咬人,并非全是恶意,家长先来了解原因,4招可摆脱坏习惯
文章图片
想以此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 。 宝宝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不良行为 , 他只是需要更积极的游戏时间 , 想要家长或同伴陪自己玩 。
宝宝在长牙 , 口腔不舒服 。 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牙痒痒”了 , 看到什么都想咬一咬 , 以此来缓解口腔的不适感 。
★如何纠正宝宝咬人的行为
了解了宝宝咬人背后的原因后 , 大家是不是觉得宝宝的行为 , 其实也是可以理解呢?尽管宝宝无意伤人 , 但咬人本身是不对的 , 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 因此必须要及时地纠正 。
宝宝爱咬人,并非全是恶意,家长先来了解原因,4招可摆脱坏习惯
文章图片
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发泄情绪
每个人都有脾气 , 包括年幼的宝宝 , 只是他不会像大人一样 , 懂得用正确的方式来发泄 。 比如孩子在玩耍时 , 觉得有人冒犯了自己、发生争抢玩具、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 , 宝宝可能会突然咬人 。
像以上这种情况 , 除了要引导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诉求外 , 家长还需注意别阻止宝宝“发脾气” , 因为只有情绪得到正常宣泄 , 他才不会以咬人、打人等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
当宝宝出现咬人的行为时 , 家长要及时制止、适时教育
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咬人的行为 , 尤其是两岁以上已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宝宝 , 必须要及时制止和教育 。 如果放任不管 , 宝宝偶尔行为可能会演变成日常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