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 同比下降近三成 旅游人如何自救( 二 )


晚上,周卫红有时会睡不着,闭上眼睛,会想到现金流状况,于是时不时要财务人员看一下现金流,虽然组团社对供应商是有账期的,但现在供应商很困难,也要考虑到别人的难处,所以现金流要维持平衡 。后来她开始调整心态,每天看书,从早上开始读英语书,午间看希腊历史等,通过阅读抚慰心灵对周卫红有一定的效果 。收拾心情后,周卫红带着团队,继续干活儿,兰州和北海不能去,那么就转向云南、青海这类相对安全的目的地,当然还要结合上海的疫情防控和风险情况来组织游客出行 。
抵押房产,缩减人员
老家在山东的张道顺是西美之旅的创始人,如果说春秋旅游是上游组团社,那么西美之旅就是中游地接社,张道顺同时还兼顾旅游批发业务,对接下游住宿、餐厅、景区等业者 。
2002年,张道顺就进入了旅游行业,而且起点很高,在一家大型国有旅行社做总经理,之后,张道顺一度转行做过投资和科技产业,2010年5月,张道顺重回旅游业,2011年,他创办了西美之旅,聚焦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地接旅游和批发业务 。
“一开始的几年,业务飞速发展,直到2020年疫情开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在2020年,已经有一些伙伴离开了旅游行业,当时我还是乐观的,总觉得对比2003年非典,疫情应该很快过去了,却没有想到之后的情况完全出乎预料 。我即便是零收入,也要给员工发薪水,还有办公室的房租等,压力很大 。”张道顺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与一般的旅行社不同的是,作为批发商,张道顺的业务结构是有淡旺季配比的 。“比如我们要和航空公司做淡旺季配比,3月~5月是淡季,我们就帮助航空公司消化配额销售,这段时间想要赚钱是不可能的,我们都是低价大甩卖,业内叫‘赔钱甩位’ 。别看有客流,但是绝对亏损 。而我们的盈利基本来自于之后的旺季,可以把淡季损失补回来 。可惜疫情反复,2021年7月下旬疫情反复了一轮,给了我们沉重的打击,是创办西美之旅以来最大的打击,机票的票损率很高,严重亏损 。这使得我只能在2022年重构了自己的队伍,缩减人员 。今年的暑期游,甘肃疫情又来了,我的主打业务之一就是甘肃旅游,所以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张道顺无奈地说 。
和周卫红一样,张道顺也会失眠,有时候凌晨两三点也睡不着,于是自己走到客厅,刷手机,听音乐来帮助入睡 。
与组团社相比,张道顺的地接社和批发商业务牵涉到旅游业上下游产业链,比如组团社应该支付给他团费,他则应该支付给下游景区、酒店、车队和餐厅费用 。但是疫情之下,上游组团社经常欠款,这就导致他也难以支付全款给下游供应商 。这类“你欠我,我欠他”的三角债情况,在疫情持续的这几年内是旅游圈十分常见的 。
“直到2020年底,我都是尽量付清款项给供应商的,但后来越来越难,可是很多景区都是要现金先行垫付的,所以上游欠我款项,而我为了维护业务关系,经常自己要垫付款项给下游 。不瞒你说,我把自己的房产抵押了,做现金流支撑 。我甚至一度开始怀疑做旅游还有没有前途?因为旅游必须要发生空间和时间的移动,有社交才可以产生效益,可是疫情是阻断这些消费行为的 。但很现实的一点是,我年过五十了,不可能再换行业了,而且为了我的员工们,我也一定要支撑下去 。”张道顺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有不少从业20多年甚至30年的老旅游人,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学习能力去转换赛道了,熬下去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
可能对于张道顺而言,疫情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他有时间可以陪孩子了,以前的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差,很少看顾孩子 。他的两个孩子一个16岁,一个13岁,正是生长发育阶段,孩子们胃口极好,于是张道顺每天在叮咚买菜选购食材,尝试做各种菜肴,希望生活终有一天会重归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