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01
“这世上最为真切的感情 , 莫过于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切之情 。 ”
在血缘关系中 , 其实最为亲近的 , 应该就是亲子之情了 。 因为亲子之情 , 是最浓厚的血缘关系承载体 。
在一个家庭中 , 父母为孩子付出 , 这是父母本身的爱意和责任 。
而孩子对父母怎样 , 这就没有人知道了 。 因为孩子的选择 , 是比父母要多的 。
况且 , 随着年轻人对于血缘关系的漠视 , 有可能他们会选择与传统“背道而驰”的行为 。
在传统的文化中 , 人们经常强调 , 做人要以“孝”为本 。 而这个“孝” , 最基本的就是要孝顺父母 。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 我们却能发现 , 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孝” , 仿佛已然在生活中消失了一般 。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曾有社会学家说过 , 当物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时 , 那么利益中的现实关系将代替人情中的亲缘关系 。
其实 , 这是真实且残酷的存在 。 父母对孩子越好 , 未必能换来孩子孝顺 , 有可能会换来孩子的伤害 。
文章图片
02
曾有这么一个事例 。
【研究表明,人到晚年,对儿女有过高的期望,过早分家,痛苦就来了】小区中的钱大伯 , 他一辈子都为孩子(一对儿女)操劳 , 不管什么事儿 , 都自己揽在身上 , 不让儿女有过多的压力 。
因为钱大伯的老伴去世得早 , 所以他把一切的希望和心思都放在孩子的身上 , 想以此来弥补对老伴的遗憾 。
在孩子小的时候 , 无论孩子要求什么 , 他都会尽量地去满足他们 。
慢慢地 , 孩子们也就养成了“衣来伸手 , 饭来张口”的懒惰行为 。
女儿还好 , 至少还能在某些方面体谅钱大伯这个当父亲的不易 。 可他的儿子 , 就根本把钱大伯当成是“取钱机” 。
从小到大 , 他们俩人都是家中的小公主 , 小太子 , 一直生活在生活无忧的温室当中 。
当他们长大之后 , 女儿在25岁时早早就嫁人了 , 而儿子 , 依旧在“啃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有一年 , 儿子找到一个女朋友 , 并且还有结婚的心思了 。 而他 , 却要求钱大伯帮他买房买车 。
钱大伯听到孩子的话之后 , 立马就生气了 。 在他看来 , 为何孩子不承担自己的责任 , 非要依赖父母呢?
对此 , 钱大伯和儿子之间没有少吵过架 。
文章图片
03
没办法 , 钱大伯最后还是服软了 , 不仅卖了家乡的房子去套钱 , 还花了自己大半生的积蓄 , 以此来满足儿子的要求 。
钱大伯原以为 , 这样的付出能换来儿女们的孝顺 , 能换来儿女们的一句好话 , 一点感恩 。 可是 , 他错了 。
在几年前 , 钱大伯因为某些病痛发作 , 突然就倒在了单位的办公室里面 。 幸好别人发现及时 , 立马就送他到了医院 。
在医院躺了好几天 , 儿子基本没有露过面 , 而女儿 , 也才来过一次 。
而在其余的时间里面 , 都是钱大伯自己掏钱 , 让工友帮他请了一个护工来照顾他 。
看来这种情况 , 钱大伯不禁掩面哭泣 。 在他自己的眼中 , 他为孩子和家庭付出了那么多 , 怎么就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有一天 , 钱大伯的宗族亲戚 , 他们一大群人来到医院探望钱大伯 , 看看他需要什么帮助 。
他的堂兄第一句就问他:“老钱 , 你的儿子呢?别人老爸生病了 , 儿子肯定是第一个来照顾的 。 你的儿子怎么不在呢?”
- 帮助孩子养成这四个习惯,是成功人生的基础!
- 宝宝爱咬人,并非全是恶意,家长先来了解原因,4招可摆脱坏习惯
- 之前人们讲究传宗接代,现在青年人讲究新型生育观,“断后”模式
-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多带孩子做这4件事,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有效吗?看看创始人的儿女,结局令人唏嘘
- 父母给的钱太多,孩子痛苦到差点自闭,直言父母毁了自己的人生
- 穷人家的孩子有3个特点,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家长别不在意
- 人贩子吐真言:我们拐娃也要看人,有3种孩子我们避之不及
- “父母拼命供你读书,如今你却要回家带娃?”母亲三连问惹人泪目
- 哈佛研究发现:养育男孩时,父亲常说这3句话,孩子将来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