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想要孩子脱颖而出,阅读习惯不能少,但很多家长做错了

双减之后 , Coco学校的测验少了 , 感觉一次卷子都没做过 , 这就要期末考试了 , 太突然了 。 双减前是老师带着做单元复习、测试 , 一步步走到期末 , 现在几乎是全靠孩子和家长 , 直接期末见真章 。
姑妈是当地小学特级教师 , 她提醒我说 , 双减是给孩子减负了 , 但对家庭教育的要求就更高了 , 家长需要针对自家孩子的情况 , 做出最适合孩子的学习策略 , 帮助孩子在少负担的情况下 , 也能脱颖而出 。
双减之后想要孩子脱颖而出,阅读习惯不能少,但很多家长做错了
文章图片
就拿“阅读理解”来讲 , 这是我家Coco的弱项 。 但铁粉都知道 , 我特别重视孩子的阅读 , 曾坚持为他读过500多套绘本 , 但没想到碰到“阅读理解”他还是栽了跟头 。 短短两三百字的短文 , 不知道讲了个什么故事 , 不知道中心思想是什么 。 真是愁人 。
回顾一路走来的过往 , 结合姑妈给我的意见 , 我发现 , 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这个问题上 , 我和很多家长一样 , 踩中了各种误区 , 这就造成孩子看起来挺爱看书的 , 但一考试就错 。
这篇文章将这些经验总结出来 , 适合3-12岁的孩子家长参考选用 ,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双减之后想要孩子脱颖而出,阅读习惯不能少,但很多家长做错了
文章图片
双减之后想要孩子脱颖而出,阅读习惯不能少,但很多家长做错了
文章图片
错误一:没有眼到、口到、心到
“眼到、口到、心到”是鲁迅先生最推崇的阅读之道 , 出自朱熹的《训学斋规》 。
这“三到”对于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来讲 , 也非常重要 , 缺一不可 。
眼到 , 是指孩子要用目光去识别文字 , 这在初期可以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 到了后期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速度 , 俗称:一目十行 。
口到 , 是指让孩子将书中内容朗读出来 , 这在初期可以确保孩子专心致志 , 不走神 , 到了后期可以巩固读音 , 深刻体会文章情感 , 避免阅读时眼睛串行 。
心到 , 是指孩子真正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 并能同理主人公情绪 , 后期在做阅读理解时 , 孩子还要能提炼全文中心思想和主旨 。
双减之后想要孩子脱颖而出,阅读习惯不能少,但很多家长做错了
文章图片
要做到“三到”也不难 , 家长可以先从给孩子读绘本开始 , 慢慢过渡到让孩子自己看那些已经读过很多次的绘本 , 这样孩子对故事很熟悉了 , 自己看起来也会比较容易 。
双减之后想要孩子脱颖而出,阅读习惯不能少,但很多家长做错了】入学后 , 家长可以进一步激发从“眼到”到“口到”的转换 , 设立家庭朗读日 , 将喜欢的段落朗读出来 , 也要鼓励孩子默读 , 提升用眼阅读的速度 。
而我家Coco就是少了“心到”这个环节 , 我看他读书很快 , 每次都能复述出内容 , 我就掉以轻心了 。 其实 , 他只会原封不动地复述 , 却不会提炼总结 。
所以 , 我现在加强了“感想”的练习 , 在分享阅读内容的时候 , 我会谈谈我的感想 , 也让他谈谈感想 。 您也可以这样做 , 帮助孩子提炼中心思想 , 这个能力不练是不会学会的 。
双减之后想要孩子脱颖而出,阅读习惯不能少,但很多家长做错了
文章图片
双减之后想要孩子脱颖而出,阅读习惯不能少,但很多家长做错了
文章图片
错误二:指读、出声、回读
当孩子刚刚开始阅读的时候 , 我们可能会指着字给他读 , 或者让他自己指着 。 为了练习识字 , 我们也会让孩子把小故事读出来 。 但请记住 , 这都是起步阶段 , 不要一直这样做 。
因为到了后期 , 指读只会降低孩子的阅读速度 , 而出声读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