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怎么办 怎么跟孩子去沟通比较好

孩子不听你讲话怎么办好,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不听,这个肯定会让不少的父母有点烦躁,那么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好呢,小编就来说说吧。
“讲感受”代替“下命令”
孩子|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怎么办 怎么跟孩子去沟通比较好
文章图片
当孩子的一些行为给父母造成困扰时,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命令的沟通方式,比如:“你不能穿着鞋在房间里跑来跑去。”“赶时间的时候你不要只顾着玩!”
命令的沟通方式,传递的信息是:我比你懂得多,想要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它暗含着对孩子的控制,孩子虽然不说,但他可以感受得到。
就好比老公跟老婆约好去一个地方,老公晚到了十分钟,老婆问:你怎么这么晚才来?老公听到这个问话,会下意识感觉紧张、不舒服。
因为这句话表面是在探究一个因果关系,实际上传递的信息是对老公的命令:你不该迟到,你应该提前到。
话语中一旦有了控制的味道,处于弱势的一方,很容易就能嗅出。
而强势的一方,往往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夹带私货”的,话语中夹带了权力和控制欲。
当孩子嗅出发号施令的味道,他们会产生抗拒心理,抵抗来自外界的控制,这就是大多数时候,孩子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的主要原因。
试想,如果一个朋友来你家做客,不小心穿着鞋走进房间,你肯定不会跟他讲:马上把鞋脱掉,然后才能进我的房间!
你更可能讲:这话说出来很不好意思,但我希望房间能尽可能地保持干净,所以得麻烦你换一下鞋。
你不是在命令对方,而是强调了自己的感受。
你相信对方会给予恰当回应,能够体谅和尊重你的感受。
很奇怪对吧,我们会用更好的沟通方式对待朋友,却很少对自己的孩子也这么做。
是不是因为陷入做父母的“责任感”里了呢?
预判孩子是需要被管教的,而我们应该担负起管教他们的责任来,不愿意相信孩子具有体谅父母感受的主动性。
(这算是一个开放型问题吧,我们可以多想想,思考的过程应该会带来一些收获。:))
最后给大家举个我自己实操的例子。
早上出门前,娃各种磨蹭,本来穿衣服就慢,穿好衣服后还要随手抓个玩具摆弄一会。
眼看时间刷刷溜走,我内心无比火大,以前会下意识使用命令的句式:
早上时间本来就紧,你不要只顾着玩,动作快点!
现在我会提醒自个,转个弯,从讲感受切入:
再晚就要迟到咯,迟到没有早点,想想你要一直饿着肚子熬到中午,妈妈好心疼嘛。
别小看一个小小的沟通界面优化,带来的效果却是十分明显。
以往命令脱口而出,亲子关系就开始变紧张,最后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如今用"讲感受"代替"下命令",至少避开了冲突。
心平气和间,孩子的配合度会自然提高,我焦虑气恼的时候也就越来越少。
“后果描述”代替“贬损信息”
孩子|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怎么办 怎么跟孩子去沟通比较好
文章图片
我们在斥责孩子做或不做某件事时,还习惯不自觉地给孩子贴标签。
“你想把我惹火吗?怎么会有你这么不省心的娃!”
“叫你不要搞乱书桌,偏偏要在那儿玩,永远都是这样。”
“乖孩子才不会像你这样!”
这些语句被统称为贬损信息,它们会排斥孩子的性格,粉碎他的自尊,强化他的不足。
面对这种责备,孩子常常会做出非常激烈的反抗行为,他们会固执己见。因为,放弃那个烦扰父母的行为,就意味着要承认父母的责备和评价是正确的。
正确的沟通方式是避开贬损信息,尽量使用不带指责的后果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