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毁掉一个人的,可能不是原生家庭,而是这3种类型的妈妈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 母亲都是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人生导师 。
一个人从幼儿到成年 , 从依赖到独立 , 都离不开母亲的照料与培养 。 因此 , 对母子关系的探讨 , 是中外很多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 , 这对于研究成年人的心理发展、人际关系也至关重要 。
我们成年之后 , 怎样与他人构建情感关系 , 怎样表达自己的看法 , 甚至被怎样的人吸引 , 都和幼时母亲的影响有关 。 换句话说 , 我们的情绪世界里 , 都隐藏着母亲的影子 。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国民的命运 , 与其说是在掌权者手中 , 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 。 ”所以女性在做了母亲之后 , 怎样避免错误的教养给孩子带来心理缺陷 , 是值得思考的 。
心理学家:毁掉一个人的,可能不是原生家庭,而是这3种类型的妈妈
文章图片
在现实中 , 毁掉孩子的 , 往往不是家境的贫富、文化水平 , 而是这三种妈妈 。
1 , 脾气暴躁的母亲 。
让一个孩子心理崩溃、苦不堪言很容易 , 只要时常对他暴怒攻击 , 否定他的一切言论 , 并摧毁他的自信 , 就可以了 。
从心理学上来说 , 母亲脾气暴躁的孩子 , 成年后性格会唯唯诺诺 , 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 以至于一生都在压抑和怨恨的阴影中度过 。
国外曾有篇著名的报道 , 一个叫查理的制片人 , 在收拾父亲遗物时 , 看到了一盒录影带 。 他得知这是父亲生前最大的秘密 , 便好奇打开查看 。 原来 , 父亲在年少时 , 录下了母亲发怒的场景 。
这和查理记忆中 , 沉默的祖母大相径庭 。 画面中呈现的祖母是一个暴躁、刻薄、控制欲极强的母亲 , 这让查理的父亲非常痛苦 , 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 查理的父亲留下这盒录影带 , 就是要提醒自己 , 永不犯和母亲一样的错误 。
心理学家:毁掉一个人的,可能不是原生家庭,而是这3种类型的妈妈
文章图片
查理的父亲成功了 , 然而很多孩子 , 从易怒的母亲身边长大 , 终身无法克服自身的情绪弱点 。 他们本不喜欢发怒 , 却不自觉地变成了自己痛恨的样子 。 因为无力改变原生家庭的烙印 , 这成了他们内心煎熬的根源 。
2 , 冷漠自私的母亲 。
我们来到世界上 , 获得理解和关心 , 渴望被更多人接纳 , 最终都是为了获得爱 。 爱是人实现自我的基础 , 也是一个人获得安全感的最初来源 。
如果母亲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爱 , 那么孩子在成年之后 , 会时常因为无法获得自我认可而焦虑 。 母亲冷漠的孩子 , 往往无法自然地表露感情 , 甚至很难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
心理学家:毁掉一个人的,可能不是原生家庭,而是这3种类型的妈妈
文章图片
刘琪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 , 她成绩优异 , 从名牌大学毕业后 , 又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 。 小的时候 , 刘琪会为了母亲多一点的关爱 , 拼命考取好成绩 , 但是她在母亲眼中 , 仍然是个多余的人 。
母亲几乎不和她讲话 , 同桌吃饭更像陌生人 。 甚至刘琪高中时情绪抑郁 , 母亲至今也不知道 。
因为工作要和钱打交道 , 刘琪需要家庭状况证明 , 母亲却始终不肯帮忙 , 她让刘琪不要连累自己 。 在一次找不到房产证之后 , 母亲突然对刘琪破口大骂 , 直言早看出她惦记自己房子 , 又说从小知道她自私 。 被冤枉的刘琪 , 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 。
得不到爱的孩子 , 也不会懂得爱自己 。 他们终日压抑自己的情感 , 成年后很容易变得孤僻不合群 , 成为单位里那个“独来独往”的人 。 甚至还会有一些人情绪变得抑郁 , 自我价值感很低 。
心理学家:毁掉一个人的,可能不是原生家庭,而是这3种类型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