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年味丨 有人说“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是真的吗?

我和孩子爸爸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 , 虽然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安家 , 但是 , 每到逢年过节便对乡村生活有一种莫名的神往 。
今年春节回老家之前 , 老公感叹了一句:“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 。 ”
寻找年味丨 有人说“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我小时候的“年”味和现在孩子的“年”味
我好怀念小时候过年的“味道”啊!
大年三十这天 , 母亲必定准备了一身新衣服 , 全家每人都有 。 家中的女性这一天必定会在厨房中忙活 , 蒸馒头、蒸包子、做各种面食和油炸食品 。
小时候 , 还不能天天吃肉 , 所以除夕这天 , 必定是家家肉香绕梁 。
小时候 , 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到花生瓜子这些 , 所以 , 过年小孩子的兜里总是装满了好吃的糖果 。
三十这天 , 还会上坟、贴春联、放鞭炮、放烟花 , 晚上还会等着看春晚 。
这其中 ,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 在除夕晚上团圆饭之前 , 我和弟弟还有隔壁邻居家一群小孩 , 跑去这家拿点好吃的 , 跑去那家拿点好吃的 。
寻找年味丨 有人说“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村村通的照明灯 , 家家户户门口的大红灯笼在脚下投下一束光 , 伴随着寒冷的北风 , 灯影摇曳 , 红光流转 , 那是我记忆中关于“过年”最甜的味道 。
长大后 , 当了母亲 , 孩子记忆中的“年味”远没有我小时候有滋味 。
春节 , 大人看电视、刷手机 , 小孩玩平板 , 如此而已!
寻找年味丨 有人说“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也许并不是每个城里小孩都这样 , 或许仅仅只是那回不去的乡村年味永远停留在了我的记忆云海 。
现如今 , 物质条件富裕了 , 我小时候过年才能吃到的好吃的 , 现在的孩子天天都能吃到、甚至比我那时吃的还要更好 。
可是 , 物质的充盈并没有带来精神上的富足 , 相反 , 很多人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 。
是欲望增长还是别的什么禁锢了我的想象?
我想带孩子重回乡村感受农村的年味或许可以给我想要的答案 。
寻找年味丨 有人说“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回乡村过年
腊月回家那天天气阴 , 从暖气房回到农村 , 人站在房中都要抖上 , 因为不抖会冷 。
好在带了一个暖气片 , 搭了一个炭火炉 , 孩子的四肢也渐渐舒展开了 。
回乡村第二天 , 便是个大晴天 , 一直到回城里之前都是 。
天天艳阳高照 , 这可乐坏了从钢筋水泥森林返回乡村过年的孩子 。
乡村 , 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落后”的代言 , 然而对于从农村长大 , 久居城市 , 又返回乡村短暂居住的人来说 , 乡村就是我内心世界的“桃花源” 。
寻找年味丨 有人说“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每天早上 , 根据房间内光线的强弱就可以判断当日的天气 , 如果睁开眼 , 看到满屋亮堂 , 那一定是个大晴天无疑了 。
起床给孩子穿好衣服 , 他先在院子蹦跶几圈 , 兴致极高的时候就满院子跑 , 手舞足蹈 , 嘴里还哼着调儿 。
奶奶早上的例行公事是去“逛地坝”——要去看看自己种的庄稼过了一夜有没有什么变化 。
寻找年味丨 有人说“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孩子回去以后 , 每天早上也跟着奶奶去看麦地、看油菜花、看蚕豆有没有开花 , 顺便再拔几根水萝卜回来 。
吃完早饭后 , 奶奶又带着孩子去村委会逛 , 那里有城里来的老年艺术团表演歌舞 , 敲锣打鼓震天响 , 小孩子围着舞台跑圈圈 。